时间:2011-05-29 来自:国脉电子政务网作者:wkun - 小 + 大
广州这个举措并非偶然,回溯到更早2003年1月1日,广州市率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就明确政府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要求必须主动向社会公开事权、财权、人事权等方面的政府信息,这是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规章。2004年8月,广东省人大财经委与省财政厅实现联网。“今后,财政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将第一时间进入人大监督的视野。”2007年5月1日,广州正式实施新《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率先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予以规范化制度化,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2008年,广州财政局对提出申请的志愿者进行了正式的解释,以正式行文的方式向广东省财政厅及广州国家保密局进行预算公开的请示,最终根据其回复做出了不予公开的决定。2009年10月,广州市财政局网站因短时间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这源于网友对阳光财政的期待。自此,过去只有人大代表才能了解到的每月政府收支情况,普通的广州市民也可以在网上查到。
我国政府财政预算脱掉神秘外衣,不断尝试推进预算公开透明。而公众强烈渴望预算公开内容更为详细,进一步细化,且容易看懂每个部门预算的收入来源和支出去向等,这为政府财政预算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对于预算公开需要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勇气,敢于接受公众的监督。期待“广州效应”能铺散开来,不仅是广度,更需要深度。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