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5-04 来自:南方网作者:wkun - 小 + 大
恰逢深圳2011年两会前,按照每年惯例,深圳市2010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和执行情况以及201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都将交由两会上审议。昨日,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召开新闻通报会,预先向媒体和公众透露2010年深圳市财政预算收入情况以及待人大审议的2011年财政预算分配基本情况。
深圳市财政委透露,2010年深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6.8亿元,增长25.7%,首破千亿大关,财政收入规模继续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此外,深圳2011年财政支出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
去年深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25.7%
深圳市财政委透露,2010年深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6.8亿元,增长25.7%,剔除非税收入一次性入库等不可比因素后,约增长20%,深圳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在全国城市中继续保持排名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深圳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创新高的背后是深圳去年经济总体企稳向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深圳的税收收入稳定增长,而另一方面,去年扩大非税收入增加以及市属国企利润计入深圳预算收入,以及包括地税去年加大了对于土地增值税的清缴等都使得深圳去年预算收入大幅增加。
深圳财政委预算处负责人表示,2010年深圳财政预算各级次收入平稳增长,呈现出中央级收入与地方级收入、市级收入与区级收入协调增长的格局,深圳对中央和广东省的贡献能力继续提高;再者,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深圳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税源结构更趋合理,反映了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果。
同时,深圳市财政委昨日透露,“十一五”期间,深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基数不断抬高的情况下,从2006年500.9亿元增长到2010年1106.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54.6%,五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947亿元,年均增幅高达21.8%。与此同时,深圳累计实现中央级收入9606.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4倍;通过体制上解向中央贡献179.4亿元,向广东省贡献144.6亿元,落实灾后对口援建以及省内外对口支援资金近40亿元,深圳服务全国和全省的能力不断提高。
低收入家庭或获临时物价补贴
而对于2011年深圳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深圳市财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优先保障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更大力度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2011年深圳确保财政资金向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主要用于:确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化等方面的投入,重点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此外,还将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对预防重大疾病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继续支持扩大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通胀背景以及物价居高不下的情况,深圳市财政委表示正在考虑“对低收入家庭和大中专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并全面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
此外,深圳2011年财政支出将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低碳发展、引进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据介绍,今年深圳市财政将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加快发展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深圳,培育后续优质财源,大力支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孔雀计划”,提升源头创新能力,继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已经成为深圳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深圳市财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1-11月地税部门统计的数字就显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税收增长36%,总部经济税收增长29%。而深圳每年向五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各投入扶持资金5亿元,一年扶持25亿元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仅去年税收就实现增收36.6亿,达到了100亿元。
此外,针对目前热点的前海建设,深圳市财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财政委将按照前海管理条例大力支持前海建设,包括给予前海管理局财政自主权,支持前海的投融资建设,以及按照前海管理条例为前海安排开发资金,并给予前海管理局部门预算以充分的自主权。
对话
深圳市财政委:
“全市财力将向基层、向关外倾斜”
记者:2011年市财政就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将会出台哪些政策措施?
市财政委:2011年深圳将全面实施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全市财力将向基层倾斜、向关外各区倾斜,并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坪山、光明、前海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率先建成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此外,2011年深圳市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区域医疗中心、都市绿道网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改善项目,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
这次的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将以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首要任务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5年根本改观,10年基本完成”的总体部署,力争在基础教育、医疗、城市管理(道路清扫保洁)、公共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统一标准。
新一轮体制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财权事权适度下沉,财力向基层倾斜。二是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向关外地区倾斜,使各区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保障水平都基本达到或超过区级平均水平;公共安全和城乡社区事务管理支出将通过市级专项转移支付和城建税收入增量投入,逐步达到统一标准,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三是完善转移支付体系,重点加大对关外地区的倾斜,促进全市均衡发展。四是本轮体制将大力支持投融资体制改革,拟通过设立种子资金、注入一定土地资源等办法支持区级投融资平台发展,同时安排竞争性扶持资金,对整体运作较好的平台给予一定奖励。
记者:自2010年起,深圳市逐步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今年深圳市财政委在推进部门预算公开方面有何新的进展?
市财政委:我们将进一步明确部门预算公开的主体责任,做实、做细部门预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在去年深圳市部门预算公开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深圳市部门预算公开将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继续明确了各部门是市本级部门预算公开的主体。二是统一公开的格式,今年将继续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上报市人大审议的格式公开部门预算。三是进一步细化了公开内容,由于预算科目存在一定的专业性,为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在部门预算文字说明中,加强了各重点项目经费增减变化情况的介绍,让广大市民清楚地了解政府部门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四是明确公开的时间。按照《预算法》规定,市财政部门将在市人代会结束后1个月内批复各部门的部门预算,待部门预算正式批复后,各部门应将上报市人大审议的部门预算主动及时公开。
此外,深圳市财政委将从严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今年深圳市将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对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使用、出国经费、办公经费和会议经费实行严格管理,并继续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节会、论坛等方面的经费支出,切实压缩相关经费。同时,大力推行零基预算,进一步增强部门预算约束刚性,规范部门单位开支标准。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