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地方预算 > 云南省 > 文章

关于曲靖市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暨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08-05-13 来自:www.qjf.gov.cn作者:本站 - 小 + 大

 
                                                     曲靖市财政局局长  陆应权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曲靖市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更严的措施狠抓增收,以更多的投入服务“三农”,以更新的方式促进发展,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财政改革,地方财政收支运行成功经受了经济发展中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紧缺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地方财政收支增量分别达到10亿元和21亿元左右,创设市以来最大增幅,财政改革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2007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是: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4868万元,比上年增收99706万元,增长27.3%;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01592亿元,比上年增支210925万元,增长30.54%;全市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085万元,比上年减收21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065万元,比上年增支6563万元,增长30.52%。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4868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464236万元,上年结余20434万元,调入资金17350万元,收入总计966888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0159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3146万元,支出总计964738万元;收支相抵,预算结余2150万元。

      全市基金收入9085万元,争取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7792万元,上年结余7674万元,基金收入总计34551万元;基金支出2806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486万元。

      2007年市级(含曲靖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9396万元,比上年增收37824万元,增长37.2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1052万元,比上年增支53551万元,增长45.57%;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17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523万元。

      市级(含曲靖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939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64236万元,上年结余16453万元,调入资金20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1960万元,收入总计67404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105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314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38635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6943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14208万元、增资转移支付补助11362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6597万元、专款补助154382万元),支出总计672833万元;收支相抵一般预算结余1212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54万元)。

       市级基金收入6172万元,争取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7792万元,上年结余647万元,基金收入总计24611万元;基金支出12523万元,补助下级基金支出11287万元,基金支出总计2381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801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698万元)。

以上均为初步决算数,我们将在省财政厅审核批复我市财政总决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变化情况。

  过去的一年,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财税目标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收入组织,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抓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机遇,围绕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了收入目标责任制,强化收支运行分析研究,实行收入目标任务动态管理,认真落实近年来中央、省出台的水资源费、车船税、资源税提高税额等增收政策,采取“按季定额预缴,年终依率清算”的征管办法开展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缴,加强对重点县(市、区)、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税收监管,加强对福利企业退税管理,加强对非税收入的项目管理、票据管理、资金管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既好又快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在2004年突破25亿元、2005年突破30亿元、2006年突破35亿元后,2007年越过40亿元台阶,直接登上45亿元台阶,达到46.5亿元,地方财政增收总额达10亿元左右,创历史新高。2007年实现的收入增量,接近于1995全市全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收入结构也随着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逐步改善,收入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

      (二)注重统筹协调,支持经济发展推出新举措

       一是在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方面,既注重政策扶持,又注重激励引导。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对六大支柱产业的项目建设用地的耕地占用税地方部分的50%返还企业。同时出台重点企业考核奖励政策,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奖、30户重点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奖和目标责任奖,对在市域内投资的企业按照投资增长幅度给予奖励,对完成或超额完成“倍增计划”的重点骨干企业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企业投资进行再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在支持重点园区发展上,既注重直接投入,又注重财税政策研究运用。市级财政投入南海子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的建设资金达1.24亿元,工业企业技改投入资金达5354万元;同时通过地方税收返还、耕地占用税返还等财税优惠政策,多角度、多渠道支持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在节能减排方面,既注重支持技改投入,又注重支持综合整治。采取补助、以奖代补、奖励等措施积极支持重点耗能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投入,加强排污费、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的征收管理,严格使用范围,用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四是在筹集发展资金方面,既注重争取上级支持,又注重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支持和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做好项目的前期规划论证,共争取上级各级各类专款约60.2亿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和预算内财政专款达46.4亿元,比上年增11.9亿元,增长34.5%;通过进一步规范市级投融资公司的财务管理,积极组建国有产权交易中心和国有控股拍卖公司,构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国有企业的产权重组,积极创新投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金近1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投入整合,支农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是支农投入增量高。全市支农支出达14.75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上年增6亿元,是近年来投入最多、增量最大的一年,重点支持了以“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为主的“866”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羊过水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二是资金整合力度大。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以“866”工程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规划为载体,集中用途相近、性质相似的中央、省、市、县资金,重点向162个贫困自然村倾斜,在此基础上,再整合市县农口部门的发展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1.86亿元,集中投入“866”工程,有效避免了资金使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惠农政策落实效果实。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依托金融机构,对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粮农补贴、粮种补贴、退耕还林折现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实行“一折通”发放直补资金,有效地杜绝截留、抵扣直补资金的问题,确保各项财政涉农补贴按时足额兑付到农户手中,全年共兑现各种惠农补贴38274万元,近500万农民(人次)直接受益。四是农业综合开发成效好。全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7000万元,进行土地综合治理7.7万亩,支持建成国内一流的脱毒马铃薯研发中心1个,扶持产业化龙头项目4个,直接受益农户达10万多户,带动农户实现增收1500万元;成功申报麒麟区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陆良县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县。

      (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城乡“五项”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发放农村低保金8713万元,20万困难农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安排配套资金3600万元,支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656万多人(次)享受到减免,减免补偿金额达1.64亿元。筹集资金8713万元,对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补贴,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交费难”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全力支持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排危资金3754万元,对全市84所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排除危房21.9万平方米;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115个乡镇卫生院和614个村卫生所建设改造;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5个县级“两馆”(即文化馆、图书馆)、48个乡镇文化站改造建设给予专项补助,支持453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322个文化场所建设。三是全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通过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部分和当年土地出让净收益部分多渠道筹集部分资金,推进廉租房建设,累计建成廉租住房3.7万平方米;结合“866”工程建设中的“户8有”建设,安排5328万元建设资金,全面启动17500户农村民居防震安全工程建设和农村安居房建设,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四是全力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就业给予财政援助,从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入手,支持自主创业,同时加大对再就业资金的投入,保障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落实。五是全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认真落实云南省县级“公、检、法”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县级财政部门经费保障标准的监督检查,大力争取和用好中央政法专款,共改善了61个基层派出所、37个基层司法所的办公设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据实核缴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五)突出管理增效,各项监管改革迈出新步伐

        一是全面启动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按照乡镇财政“预算共编、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集中收付、收入上缴、支出下拨、采购统办”的预算管理方式,全市115个乡镇全面启动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二是全面推进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级15家预算单位全面启动财政预算资金额度申报核拨制,对工资、车辆保险、政府采购、书报费、计划生育补助等实行国库直接支付,今年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的资金达22.5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33.7%,有效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三是全面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通过将单位自查和中介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核实了单位资产家底,规范了单位财务核算,初步探索了一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路子。四是积极推进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制定了《曲靖市财政绩效评价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财政绩效评价的范围、对象、主体、工作程序、结果应用等,对部分支农、科技、社会保障、经济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五是认真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制定出台了《曲靖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曲靖市经营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国有债权、股权和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在曲靖市商业银行实行年薪制试点,有效调动企业经营积极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六是全面推进了其它各项改革。投资评审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程序进一步完善,全年共评审财政性投资项目68个,审减工程投资2094万元,综合审减率23.1%;政府采购金额41103.18万元,节约资金4818.19万元,综合节约率达11.72%;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资金及时拨付率达100%。

        回顾2003年以来的工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全市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财税政策研究运用,在全国率先开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在全省率先开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开辟新财源,拓宽增收渠道,努力构建财政增收长效机制,全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五年来,全市财政总收入连续登上70亿元、90亿元、110亿元、140亿元的新台阶,年均增加16亿元,平均增幅为17.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继登上30亿元、35亿、45亿元的台阶,从2002年的18.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5亿元,年均增幅为20.3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2002年的3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0.2亿元,年均增长19.47%。五年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的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着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分配重点向“三农”倾斜、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倾斜、向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倾斜,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财政支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共安排财政支农资金33.38亿元,年均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推进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全市共安排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问题的社会事业发展资金42.68亿元,促进了和谐曲靖建设。通过资本金注入、贴息资金引导、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等方式,着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全市经济既好又快发展。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县乡财政困难得到明显缓解,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不断扩大,系统内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政府采购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域发展协调难。由于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地方收支差距较大,9个县(市、区)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差最大达到5.25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二是可持续发展难。主要表现为增收的不确定性、收支的不平衡性,即受经济运行中市场物价总水平上扬、原材料价格上涨、煤电生产紧张的影响和“两烟”市场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增收的不确定性;津补贴规范后,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进一步增大,导致收支的不平衡性表现突出。三是监管改革难。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财政监管改革面临的压力和阻力越来越大,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和监管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2008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建议2008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聚新财、举新措、强改革,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发展。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按照“着眼发展、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尽力而为”的原则,建议2008年全市和市本级地方财政收支安排如下:

  (一)全市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建议安排5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建议安排80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2%。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安排是: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40000万元,上级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安排293618万元,上年结余安排2150万元,调入资金安排25500万元,收入总计86126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00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安排61268万元,支出总计861268万元;收支平衡。
 
      全市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及平衡情况是: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安排88608万元,上年结余6486万元,收入总计95094万元;基金支出安排90503万元,支出总计90503万元;收支结余4591万元。

     (二)市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49000万元(含曲靖开发区),同比增长10%;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建议安排159300万元(含曲靖开发区支出和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长10%。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9000万元,中央、省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安排6069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安排15000万元,上年结余安排1212万元,调入资金5000万元,收入总计23090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59300万元,体制上解中央、省支出安排312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0405万元,支出总计230905万元;收支平衡。

      市级地方基金预算及平衡情况是: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8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04万元,基金收入总计7890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8493万元(含曲靖开发区103万元),基金支出总计7849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11万元。

      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安排,既充分考虑了中央改革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制度、规范调整非税收入管理等财税政策,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际和财税政策及征管体系不断完善等增收因素,又充分考虑了中央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等对财政增收的影响。支出预算安排充分考虑到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际,尤其是市本级支出预算安排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坚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向“三农”、教育、卫生、社保、扶贫等方面倾斜,充分体现了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取向均等的公共财政思想,收支安排建议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

       三、实现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08年,我们将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本次会议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强化征管促增收,优化支出保重点,改善民生建和谐,改革创新增效益,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一)强化增收,全力确保各项收入目标任务完成。一是强化增收政策落实。认真研究落实增值税转型、新的所得税条例合并、资源税改革及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政策调整等对财政增收带来的影响,配套完善征管办法,提高组织财税收入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以组建非税收入管理局为契机,摸清家底,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通过制度建设,聚集新的非税收入来源;通过规范保障标准,统筹预算内外资金,腾出新的非税收入来源;通过以票管收,堵塞非税收入跑、冒、滴、漏,促进非税收入管理提升,组织收入提升,使用效益提升。三是强化财政政策研究创新。积极研究制定开征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生态补偿收费制度,认真落实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管理政策。四是强化税制改革研究。积极研究应对燃油税适时开征、物业税试点、环境税试点等不确定税制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增收的影响,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力保地方增收不因税制变化而受到较大影响。五是强化重大财税政策的创新和落实。注重研究中央、省新一轮财税体制调整动向,调整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完善配套市县财税管理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二)创新机制,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支持大项目建设。按照“块头做大、实力做强、机制做活”的要求,围绕大企业,支持实施大项目,在整合担保集团公司和开发投资集团公司的基础上,以增强资本实力为重点,以创新机制为手段,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市级投融资公司整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实力和水平;以“活一块、转一块、增一块”为途径,建立健全“审、保、离”的管理制度,全力提升以市担保公司为重点的公司担保实力。二是创新扶持模式,支持节能减排和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安排扶持资金、制定扶持办法”来构建节能减排支持体系,通过“明确节能减排项目、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制定节能减排时限”来构建节能减排管理体系,通过“支持节能技术研发、支持节能技术运用、支持环保技术改造”来构建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聚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三是创新扶持重点,支持现代物流建设。围绕把曲靖建设成为滇东重要商贸中心、云南省重要的物流中心以及承接滇、黔、川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贸枢纽,支持做好物流中心规划,积极研究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流通方式建设的模式,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大物流专业市场。四是创新扶持方式,支持旅游业“二次创业”。采取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大力支持重点景区进一步做好建设规划,提升景点档次,丰富景区自然人文内涵,推动以爨文化、铜商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的珠江源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五是创新扶持渠道,支持生态曲靖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统筹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以确保到2010年前全市新植300万亩优质核桃、200万亩优抚速生杉木林、改造和封育100万亩低效林为投入重点,深入推进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产业发展。

      (三)突出“三农”,全力支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一是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三个始终、三个高于”的要求,千方百计筹措“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建设资金,确保按期全面完成首批建设村的推进、扫尾、巩固和完善工作,支持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和农业龙头企业“127”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十大种养基地”,加速做大“十大产业”。二是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的思路,继续整合用途相近、性质相似的中央、省、市、县支农发展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集中投入使用,确保第二批扶持村按时启动建设。三是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继续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完善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退耕还林折现补贴、农机具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的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借助商业保险参与农业生产的渠道和方式,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兑现到位、各项惠农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典型示范作用,建设一批规划设计水平高、基础设施全、经济效益好、连片规模大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区;同时积极支持山区“五小”工程建设,支持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乡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四)构建和谐,全力促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一是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市县两级配套政策,加大“五险”征收管理力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积极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和资金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重点支持“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二是完善措施。重点抓好困难学生救助政策的落实巩固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免除工作,完善新建中小学校市级配套补助措施,加大对2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除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奖代补措施,多方争取资金加快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管理,巩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三是完善标准。加强中央政法专款的使用管理,加大对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对基层“两所一庭”建设、禁毒、防艾、平安曲靖创建等工作的投入,逐步提高政法队伍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善提高农村“低保”、社会保障、医疗救助保障标准,适当提高会议费、专项业务经费保障标准,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五)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按照“保必须、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确保工资发放和政府职能运转必须支出,区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优先安排城乡“低保”、医疗社保、社会稳定等民生重点支出,优先安排比较效益高的项目支出,压缩“人、车、会、话”等一般性经费支出,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二是推进非税收入改革。按照“统一、高效、务实”的原则,整合职能,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突出重点,切实把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探矿权、采矿权及价款收入、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非税收入征收范围,逐步割断非税收入与单位、部门的利益关系,改变现行非税收入列收列支的做法,把非税收入一律纳入财政统筹管理,建立完善政策监督、以票管收、收缴分离、财政专户和国库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模式。三是推进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继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对财政安排500万元以上的支出项目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在项目建设完成2个月内,开展项目自评、抽查和复核。四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在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核算,制定出台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调剂使用、处置审批和经营性资产的收益管理考核办法、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及产权登记办法,探索通过拍卖、委托经营等方式,逐步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六)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预算执行。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切实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部门,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追加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二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加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资金、社保资金、扶贫资金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力度,加强财政投资重点项目的前置审计和评审稽查力度,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尤其是加大对药品招标采购的监督力度。继续抓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培训,完善会计委派管理办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三是强化勤俭节约。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做好“减法”,归并完善市级财政安排的各类考核奖励和专项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减少不必要开支。制定全市专项资金整合方案,调整、盘活存量资金,集中财力确保市委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按照“清理、锁定、控制、化解”的方法步骤,积极推进以农村教育为突破口的政府债务化解办法,区别情况设立偿债准备金,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偿债激励约束机制。对新增政府性债务,严格实行上管一级审批,严格控制债务规模。

       各位代表,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全市财政改革和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曲靖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关于雨花台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