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地方预算 > 湖南省 > 文章

关于湘西州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08-04-10 来自:www.hnxxrd.gov.cn作者:本站 - 小 + 大

 
 
──2007年12月29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州财政局局长 何益群
 
 
各位代表: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预测
 
    2007年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一年。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州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努力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州财政运行良好,为超额完成全年预算和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全州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222000万元,为调整预算(下同)的126.52%,比上年增长44.0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0000万元,为预算的128.86%,增长34.96%;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89000万元,为预算的125.07%,增长57.22%;上划中央、省所得税23000万元,为预算的121.44%,增长44.10%。全州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463000万元,为预算的96.35%,比上年增长19.99%。其中当年可用财力安排支出333916万元(包括上级财力性补助安排的支出,不含上级财政专项补助和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下同),为预算的100%。
 
    州本级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36283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54.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664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28.31%;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12700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91.78%;上划中央、省所得税691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77.14%。本级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80128万元,为预算的90.5%,比上年增长14.08%。其中当年可用财力安排支出65440万元,为预算的100%。
 
    另外,2007年全州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6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36000万元;州本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13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260万元。
 
    预计2007年州本级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各县市也可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预算年度尚未结束,预算收入的对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年追加指标及各项专项补助正在上下级财政之间核对,因此,州本级以及全州财政收支难以准确地测算到各预算收支项目,全年财政预算执行结果出来后会有一些变化,到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详细报告。
 
    2007年全州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收入征管,努力提高财政自给能力。一是狠抓目标管理,强化财税均衡入库。通过不断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时通报全州财税收入均衡入库考核情况,强化了各级财税部门理财抓收的责任。二是建立了财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堵塞征收漏洞,进一步完善了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及重点税种的监控机制,确保了主体税种收入的不断增长,财税收入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三是依法治税理财。通过大力清理压缩欠税,深挖、细挖、广挖各类税源,改善税源结构,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入税质量明显提高。四是突出非税收入征管。随着非税收入逐步纳入预算管理,财政部门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通过加大专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非税收入实现了合理增长,在财政总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财政自给能力也不断增强。11月底止,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9.45%。
 
    (二)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州域经济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广泛筹集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全州经济建设,优化了财源结构,稳固了财源基础。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国债基建专项资金29418万元,支持全州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筹措国家开发银行政府贷款3.5亿元,加快吉凤工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势产业项目的引进入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筹集州庆项目资金5188万元,确保了州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支持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支持修编了旅游规划;筹集资金,加大了对凤凰和里耶古城的维修保护力度;通过财政补助、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促销经费,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旅游促销宣传活动,促进了我州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三是支持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一步落实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加大了资金筹措力度,并积极参与商业、工业企业以及湘泉集团的改革改制,维护了改制企业的稳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支持科技创新。州本级筹措800万元资金,实施全州“科技富民强企兴州”专项计划;筹集38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湘泉制药、七O化工等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了“中博会”、“珠洽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经费,确保了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配合申报实施涉及吉首、凤凰、保靖三县市资金总额为1545万美元的亚行贷款山区防洪项目,为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加大“三农”投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全州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州委、州政府的决定,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投入各类涉农资金76565万元,增长12.4%,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是扩大新农村建设示范。州、县两级财政共安排示范村建设资金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倍,支持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技推广、劳动力培训等项目,有效地加快了全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二是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了财政扶贫开发申报审批工作力度,下达扶贫资金19296万元,其中投入亿事达、湘泉制药、华立青蒿、屹立农业科技等龙头企业扶贫贴息贷款和基地建设资金1269.74万元;安排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523万元,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4243万元;完成土地治理项目7个,投入资金3077万元。三是巩固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全州通过网络化发放农民补贴资金53354.1万元,其中发放水稻良种补贴1654.1万元,退耕还林补助款42848万元,粮食直补资金270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569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60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和生态建设。全州财政部门投入专项资金8509.31万元,用于乡村清洁、能源、道路、人饮、防汛抗旱、植被恢复等项目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突出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公共性财政支出。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事关民生的支出,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了对社会公共性和公益性事业的支持力度。一是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筹措减免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补助资金9878万元;筹措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配套资金1876万元,安排财政助学资金188.2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188200人;筹措财政资金,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房建设。经过积极争取,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免费教育。二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目标管理办法,落实征缴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养老金的收取,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地实行社会化发放;保障医改经费,加快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了离退休人员及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费和财政供养人员医疗补助办法;继续加大投入,筹集资金3332万元,支持15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筹集1559万元,建立1559个村卫生室,筹集2716万元,支持58所敬老院建设,全州基本上实现了乡乡有敬老院;对村医生实行劳务补贴;投入1700万元,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全州纳入农村低保64000人;筹集资金7134万元,全面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州城镇居民有65716人享受低保。三是支持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筹集资金760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培训农民7600人次;筹集资金185万元,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公益性岗位补贴;筹集3094万元下岗职工再就业补贴及贴息资金,确保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认真落实省定8件实事。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我州所办实事的顺利完成,促进了全州各项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
 
    (五)坚持制度创新,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各项财政改革继续稳步向前推进。一是大力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全州7县按照乡财“三权不变”的原则,通过乡财专户,实现了网上审签、网上拨付,规范了乡镇政府收支行为。二是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州本级部门预算改革由试点、扩面走向了全面推行,州直104个预算单位全部编列了部门预算,部分县市也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三是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州本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启动运行后,通过完善制度办法和支付流程,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规范了预算资金的使用。同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州有5个县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其余3县市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四是政府采购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管采分离的要求,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坚持公开、公正、竞争的原则,采购规模不断扩大,采购效益明显提高。全州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5亿元,增长11%,节支率为10.8%。
 
    (六)加大财政监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和资产使用绩效。一是加大了财政财务检查力度。财政部门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检查,查处了财政财务违纪问题。州本级对8个单位开展了2006年度财务收支大检查,就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非税收入未纳入管理等问题依法依规作了处理。二是加大了重点专项资金的检查力度。对事关民生的社保、扶贫、教育、移民等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突出了检查重点,规范了资金使用行为,确保了专款专用,提高了使用效益。三是加大了财政内部审计力度。积极开展财政内部审计,严格监督预算执行,对财政预算资金的审核、拨付和管理实行过程控制,从源头上遏制了截留、挪用、挤占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大了资产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力度。按照统一部署,对全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州本级对100户资产总量在500万元以上的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了审计,核实了资产,澄清了家底,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提高资产使用绩效创造了条件。
 
    总的来看,2007年财政运行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财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源基础不够稳固,支出保障水平较低,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各项政策性配套支出压力加大;县级财政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财政状况尚未根本性好转,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任务还很艰巨;债务管理亟待规范,政府偿债压力加大;财税执法力度有待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等等。对此,我们将从实际出发,立足州情,着眼全局,进一步强化依法理财、为民理财意识,以改革强管理、促发展,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2008年预算草案
 
    我州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积极培植壮大财源,努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持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强化财政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为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全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今年预算执行情况,对2008年的预算作如下安排:
全州财政总收入计划增长12%,安排248640万元,比上年预计执行数增加2664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3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200万元;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99680万元,比上年增加10680万元;上划中央及省所得税25760万元,比上年增加2760万元。用当年可用财力安排支出373986万元,考虑转移性收支因素,当年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2008年全州基金收入安排29493万元,基金支出安排40158万元,考虑转移性收支因素,当年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由于各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不一,全州预算目前不能汇总,现在提请审议的全州预算是由州根据各县市财政部门提供的2007年度预测情况代编的,待各县市人代会通过的预算上报后,汇总的预算同代编的预算草案相比,将会有一些变化,到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2008年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40761万元,比上年增长12.3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665万元,增长12.01%;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15000万元,增长18.11%;上划中央及省所得税7096万元,增长2.55%。用当年财力安排支出6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1%。
 
    2008年州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41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4410万元。
 
    2008年收入预算安排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随着国家、省对我州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我州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将不断改善,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财源基础将不断稳固。同时,由于受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加之财政收入近年来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在基数大幅攀高的情况下,维持收入高速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因此,2008年财政收入增长12%的预期目标是积极稳妥的。
 
    2008年支出预算安排,继续围绕“又好又快、富民强州”的主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新农村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支持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湘西提供财力保障。
 
    (一)支持加快新农村建设。2008年州财政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6254万元,比上年增长7.92%。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增长14%,用于人饮安全工程、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机购置补贴、动物防疫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村劳动力培训;安排资金475万元,用于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安排资金116万元,支持特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开发;新增配套资金 2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自然灾害保险。
 
    (二)支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先支持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2008年州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172万元,增长11.95%,其中补助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费200万元,增长3倍;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及教育公用经费600万元,增长2倍;农村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配套250万元,增长1.5倍;职业教育专项资金595万元,用于职院搬迁贴息及职院学生助学金。安排科学技术支出941万元,增长13.78%,其中科技三项费用580万元,增长13.73%;科普、科技管理经费相应增加。安排计划生育专项资金573万元,增长57%,其中100万元用于农村两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60万元用于独生子女入大学奖励。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11万元,同口径增长3.58%,继续支持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安排城市社区事务支出251万元,增长15.4%,主要是增加廉租房建设配套投入。
 
    (三)支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8年州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4996万元,增长10.0%,其中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649万元、村卫生室建设专项250万元、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150万元、村医生补助122万元,尽力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难问题。同时,新增贷款贴息450万元,支持本级医疗机构建设。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746万元,增长3.68%,其中新增配套资金400万元,支持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城镇居民“病有所医”;继续安排低保配套资金374万元,支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加大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投入,着力改善民生。
 
    (四)支持加快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建设。2008年州财政安排公共安全支出7814万元,增长10.48%。按政策保障政法部门的运转经费和办案费,支持配套设施建设;安排中央政法项目配套106万元,用于装备政法部门的办案设备和改善基层政法机构的办公条件;新增100万元,支持消防、武警改善装备设施,提高应急执勤保障能力。
 
    三、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根据2008年政府工作总体部署,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财源建设,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力度。继续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等战略机遇,用活、用足财政优惠政策,积极上争项目资金,大力培植壮大财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一是突出发展新型工业财源。按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着力培植新型工业骨干财源。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向园区积聚,形成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抓住现代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创造条件,吸引外来资本和产业进入我州。吃透国家财政政策,完善落实好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办法,增强招商引资的示范效应。三是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民族文化及生态优势,支持旅游资源的整合,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四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认真做好财政投融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利用财政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优势产业项目流动。积极运用政府信用工具,完善管理办法,扩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规模。充分运用贴息、奖励补助、税费减免等财政手段,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强化征管措施,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依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格依法治税,继续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不断完善征管手段,切实做好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服务工作,减少税收流失。对税收秩序较为混乱的地方和行业进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漏征漏管和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建立完善的税源动态监控系统,确保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加强罚没物资、罚没收入的处置管理,研究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及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确保非税收入合理增长。三是加大对收入工作的分类指导力度。注重做实、做大收入总量,努力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收入结构,确保均衡入库,努力缓解收支矛盾。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和范围。一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和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的整合力度,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促进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二是全面落实农民增收致富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综合直补等各项涉农补贴工作,强化涉农补贴管理,确保补贴资金以“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就业与科技技能,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农村交通道路建设,继续落实县乡油路改造配套资金。继续支持村庄规划和道路建设,加大对村容村貌整治的投入,扩大村间道路硬化规模。继续发展农村新兴能源,支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四是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探索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优先化解因发展公益事业而形成的债务。
 
    (四)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配套资金,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房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建立完善“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贫困学生助学长效机制。二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筹措改革资金,完善财政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三是支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点支持公益性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扩大农民参合率。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改革试点,推动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支持计划免疫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补助力度,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健全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和援助制度。积极支持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补差水平。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支持加快廉租房建设,解决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五是支持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进一步支持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对基层政法机关公用经费的保障力度。六是支持发展环保事业。积极争取生态公益林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管理,确保环保部门基本经费,支持环保部门加大环境整治与保护的执法力度。
 
    (五)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争取力度,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努力化解县、乡、村三级债务。进一步理顺州、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科学确定一般公用支出定额标准,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约束,推动县市部门预算改革。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州本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65个单位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实行集中支付;积极推动县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扩面工作。四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范围和采购规模,继续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五是加大一般性财政支出管理力度。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有关规定,加强接待费、会议费和差旅费管理。
 
    (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一是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强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的理念,将业务知识培训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将财政政策学习与财政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财水平,培养一支敢于创新、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加大财政法制学习和宣传力度。以十七大的精神为指引,认真组织实施财政“五五”普法,贯彻落实《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罚条例》、《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财经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创新财政资金监管机制,加大对重点项目支出的管理力度;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管,积极开展财政收支日常监控和专项检查;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不断提高财政投资效益;加强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的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
 
    各位代表,2008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统领全局,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关于雨花台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