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

于西峰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05-26 作者:甘肃- 小 + 大

 
    —2008年1月7日在西峰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峰区财政局局长 窦小评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西峰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乡财税部门牢固树立经济财政、管理财政、效益财政、民生财政的理财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全面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其常委会批准的调整预算的各项指标。
 
    财政总收入完成24618万元,占调整预算24000万元的102.6%,同口径增长16.8%,增收285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160万元,占预算15700万元的102.9%,同口径增长23.4%,增收2534万元。
 
    财政总支出完成60449万元(其中:预算包干支出39415万元,省市专项支出21034万元),占调整预算60455万元的99.9%,同比增长19.4%。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3792万元,占总支出的39.6%;公用经费支出3288万元,占总支出的5.4%;农林水、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三农”专项支出8734万元,占总支出的14.4%;科学教育文化专项支出7752万元,占总支出的12.8%;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支出6668万元,占总支出的11%;城乡重点建设项目支出8450万元,占总支出的13.9%;其它各类支出1795万元,占总支出的2.9%。
 
    财政收支相抵,当年结余即消化历年赤字1177万元。
 
    为圆满完成2007年的预算任务,各级财税部门紧紧把握关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惠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增收节支,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着力支持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有效财源。坚持把解决财政困难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上。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安排项目前期费200万元,支持项目的论证、考察、筛选、争取、落实工作。积极推动市、区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筹资3466万元,全力支持庆化300万吨炼化改扩建、飞机场改扩建、庆阳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50万元,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争取省市财源建设项目资金353万元,大力支持以庆发绿色、陇东农副产品、天富果业、正行德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优势财源项目。筹资300万元建成了陇东农副产品市场,促进了商贸流通,财政增收基础逐步夯实。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财力补助7782万元,同比增长29.9%,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依法严管实征,确保收入较快增长。各征管部门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思路,多方挖掘增收潜力,加大清欠补漏力度,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均衡入库、稳定增长。一是深入开展了房地产税收专项整治和欠税清缴活动。公安、地税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城区4条街道、15条巷道的房屋租赁税收进行了集中清理催缴,共收回税款536万元,增收400万元。二是坚持实施代征代扣、协税护税制度。市房产局代征代扣契税385万元、销售不动产营业税710万元,市规划局代征建筑安装营业税1200万元,使代征代扣税收同比增长20%以上。三是开展了建筑安装行业税收清欠活动。为整顿规范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征管秩序,区上组织开展了建筑安装行业欠税清缴活动,采取电视台曝光和禁止欠税企业参与区上工程招投标等措施,加快清欠进度,共收回税款860多万元,占欠税总额的95%以上。四是国、地税部门建立了征纳双方互动机制。对农产品出口、通讯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共查补漏税360多万元。强化大型百货、医药超市的科技治税措施,积极推行以票控税,有效解决税赋不到位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非税收入 “票款同行”、“收缴分离”制度。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6%,成为组织收入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突出保主保重,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坚持公共财政方向,在确保职工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增资、规范津贴补贴增资按时、按标准发放的基础上,将财力向“三农”、公共领域、弱势群体倾斜。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210万元,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抗旱救灾、苹果、蔬菜种植及养殖小区建设。“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能繁母猪补贴全部兑付。以“一卡通”形式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229万元,各类支农惠农投入同比增长22.5%。二是积极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安排600万元用于城区人行道彩砖铺设、12条巷道治理、城市绿化、亮化、东湖公园改建和肖金、什社街区供排水工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安排1130万元用于庆阳三中、北街实验学校、团结小学教学楼建设和区医院门诊楼、什社卫生院综合楼建设。补助162万元用于春节文化活动、文博会、全民健身活动等公益事业,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三是民生问题得到高度关注。拨付低保及救济救灾资金3360万元,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专项资金2350万元,办理省、市承诺的12件实事、区政府承诺改善民生的8件实事,关乎民生的入学、就医、行路、饮水、低保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深化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理财水平。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的内在动力,着力推进了“乡财区管乡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乡财区管乡用”改革按照“四不变”、“五统一”的原则,制定完善激励机制,全区8个乡镇、街办杜绝了挖税、引税,完成了收入任务,均衡了乡镇财力,实现了收支平衡。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程序,扩大直接支付规模,会计集中核算资金6.2亿元,直接支付2.4亿元,杜绝不合理支出33万元。积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成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实施采购监督与采购管理相分离的运行机制,共组织政府采购131次,采购规模778万元,节约资金57万元。对全区159户机关事业单位和6户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资产5.17亿元。按照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要求,正在做产权变更登记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全面加强财政管理。建立完善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峰区行政事业单位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综合造价标准管理办法》,完善了乡镇、街办财政工作考核,国、地税税收分成办法。开展了“支农资金规范管理年”活动。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收支两条线政策的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的发放,“两免一补”资金使用以及涉农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资金113万元。积极开展政府债务回收工作,共收回资金151万元。归还银行贷款800万元、世行贷款286万元、住房公积金欠款445万元、广电网络建设贷款106万元,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得到了提高。
 
    各位代表,2007年是我区财政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今后财政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历史包袱沉重。截止2007年底全区实际尚有财政赤字18120万元(账面赤字7396万元,暂付款挂账10724万元),消减赤字任务十分繁重。二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增收主要靠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一次性税收拉动,缺乏优势主体财源项目。三是财政自给率低,对上级财政依赖性过大。2007年,全区财政自给率只有39.5%,有3个乡镇的财政自给率在20%以下。
 
    二、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全区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支持保障能力为目标,做大财政蛋糕,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深化各项改革,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民生财政、和谐财政,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 2008年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5600万元 ,同口径增长15.2%。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7360万元,同口径增长13%。预算包干支出41255万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并消减历年赤字1000万元。
 
    为确保圆满完成2008年预算,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财源培植为切入点,增强支持发展的能力。继续强化“围绕财政抓经济、抓好财政促经济”的循环经济意识,始终把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题。一要在工业立区上创优势、求突破。要把庆化300万吨炼厂作为全区最大的财源项目,积极筹措资金营造建设环境,集中培育化工、建材等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西峰工业园、董志工业园、肖金工贸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入园兴业。要紧紧抓住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机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引导、扶持新上一批农机具、电机、汽车配件制造类企业,促进工业主体财源的发展壮大。二要加快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围绕苹果、瓜菜、草畜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以组建庆阳农产品集团公司为契机,争取农业财源建设项目资金,打造农产品品牌,巩固农业基础财源。三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和推动非公经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竞争力,促进群体性财源的健康发展。
 
    (二)以增加收入为立足点,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积极支持国税、地税部门实行税收的科学化、网络化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税收监控,规范石油、房地产、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征管秩序。实施大型超市电子税票控税措施。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完善代征代扣措施,促进房地产税收持续快速增长。要抢抓部分税收调整的政策机遇,加强同国土部门的协作配合,严格收缴管理,把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作为全区新的收入增长点抓紧抓好。
 
    (三)以优化结构为着力点,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一是按照统一的工资标准和规范的津贴补贴发放标准,实现同城同工同酬。二是加大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确保小康生态家园建设、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等支农专项资金高于一般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市核定标准。重点支持庆阳三中、团结小学、北街实验学校教学楼建设和黄官寨寄宿制学校、庆化小学建设。四是支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继续落实“四个全覆盖”政策,大力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生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妥善解决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和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的投入,支持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将社区、农村卫生所建设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五是支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及省、市、区承诺为民办实事区级配套资金,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需要的地方。
 
    (四)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改革。使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二是深化乡财区管乡用改革,以规范管理,增强活力为目标,促进乡镇财政健康发展。三是深化以化解乡村债务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减少债务风险。四是完善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管理制度改革。将清理核实的国有资产产权及时划归财政国资部门,由财政国资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四权剥离”。
 
    各位代表,2008年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年,圆满完成预算和财政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本次会议对经济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自觉接受人民代表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为开创全区财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关于将乐县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下一篇:关于大港区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  |  电话:0755 3301 1773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