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文化厅部门预算情况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52号)和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2年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苏财办预〔2012〕5号)有关规定,现将江苏省文化厅2012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江苏省文化厅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文化艺术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二)拟订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三)管理文化事业艺术,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
(四)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五)拟订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六)拟定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基层文化建设。
(七)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起草有关法规、规章草案,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
(八)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九)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核)。
(十)拟订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十一)拟订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建设。
(十二)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十三)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江苏省文化厅机构设置
省文化厅内设11个机构,详见下表:
办公室(政策法规处、文化信息处) | 财务处 |
人事处 | 艺术处(大型文化活动管理处) |
文化市场管理处 | 社会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
科教与产业处 | 对外文化交流处 |
机关党委 | 纪检监察室 |
离退休老干部处 |
三、2012年文化重点工作任务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省文化厅2012年工作要点。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在“十二五”基本建成文化强省的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高度重视艺术创作与生产,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12年,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文化建设中更加突出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土壤和根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文化改革创新的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
2、宣传和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立足文化工作,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始终把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培养造就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时期江苏人。
3、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主题活动与群众活动相结合、专业团体演出与群众娱乐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二、在艺术生产中更加突出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现实题材作品更能体现时代特征。要加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与生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江苏精神体现出来,让人民群众受到感染和教育。
1、积极组织优秀现实题材的创作与生产。反映现实题材、体现时代特征是文艺作品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实施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舞台艺术源头工程,鼓励和支持现实题材创作,打造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现代题材的剧本。启动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二期工程,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题材美术作品。
2、充分发挥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教育引领作用。舞台艺术作品的生命和价值在于演出。不断扩大现实题材作品的受众覆盖面,推出上演一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逐步建立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保留剧目轮换上演机制或演出季制度,最大程度发挥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品牌效应,扩大优秀保留剧目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欣赏到优秀保留剧目,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3、加大对现实题材作品的奖励支持力度。研究提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规划,增加创作资金投入,加大扶植和演出推广力度,制定推行扶持制度和鼓励创作现实题材精品力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政府奖项的引导激励作用,设立“江苏省文华奖”,加强对现实题材艺术创作的激励。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更加突出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进一步完善乡镇文化站功能。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和管理,夯实服务基础。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服务活力。进一步推进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解决乡镇文化站缺少设备设施问题,保障文化站活动正常开展,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综合服务功能。
2、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实施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程,认真开展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调研,积极争取建设经费投入,研究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扎实做好试点工作,努力建成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文化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3、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率先普遍免费开放公共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开展“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活动。积极组织“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省直示范性巡演场次100场。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举办“第十届五星工程奖”评选活动。设立基层文化活动奖励资金,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繁荣发展。
四、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更加突出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要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促使文化产业有突破性增长。
1、积极用科技创新催生文化新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和发展壮大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工艺美术、会展等行业。加快构建技术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以高新技术的优势赢得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2、推进具有文化新业态的基地和园区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强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提升工程。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创意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公园,做大玩具、乐器、工艺品、油画创作复制等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
3、加大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向文化新业态的倾斜力度。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项目的申报比重,加大重大新兴文化业态项目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新兴文化业态项目的投资额,进一步发挥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作用,体现引导资金的政府导向,继续保持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良好势头。
五、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更加突出搞活内部机制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内部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要求和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
1、推动转制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转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深化国的文艺院团改革,帮助转企院团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建立扶持转制院团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转企院团打造精品力作,支持转企院团真正打开和长期赢得市场,更好的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突出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搞活内部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推进文化行政部门内部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形成充满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积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提高文化领域的管理效能。
六、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更加突出文化名人和文化能人的培养
文化名人和文化能人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强文化名人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出人才、出名人的良好格局。
1、大力实施文化名人带动战略。实施“文化名人”助推工程,重点打造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实施“中树移植”工程,引进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到江苏发展;实施“百花培育”工程,培养和储备一批中青年优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2、着力培养和关心基层文化能人。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配好配齐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3、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发掘、扶持、培育机制,形成重能力、重水平、重贡献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考核评估机制和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职称评审方式,使职称评审量化评分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更强,评审更加科学公正,不断提高评审工作水平。表彰奖励在文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建立人才联系、宣传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文化领域领军人物和文化人才及其成果。
四、2012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2012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收入预算 | 支出预算 | ||||
项目名称 | 金额 | 功能分类 | 支出用途 | ||
功能科目 | 金额 | 项目名称 | 金额 | ||
一、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 | 27374.69 | 一、教育 | 4381.95 | 一、基本支出 | 15777.01 |
二、非税资金 | 1624.29 | 二、文化体育与传媒 | 25264.31 | 二、项目支出 | 15512.40 |
三、其他资金 | 1645.15 |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 | 541.63 | 三、单位预留机动经费 | 48.09 |
四、住房保障支出 | 1160.27 | ||||
当年收入小计 | 30644.13 | ||||
四、上年结转资金 | 704.03 | 四、结转下年资金 | 10.66 | ||
收入合计 | 31348.16 | 支出合计 | 31348.16 | 支出合计 | 31348.16 |
五、关于省文化厅2012年收支预算总表的说明
江苏省文化厅是主管全省文化工作的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纳入省文化厅2012年部门预算管理的除文化厅(机关)本级以外,含直属事业单位13个。
(一)收入预算
2012年省文化厅经省人大批复下达的收入总预算为31348.16万元,其中:
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27374.69万元;非税资金1624.29万元,主要为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85.79万元,专户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69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848.50万元;其他资金1645.15万元,包括事业收入954.27万元,经营收入50万元,其他收入640.88万元;上年结转资金704.03万元。
(二)支出预算
2012年省文化厅经省人大批复下达的支出总预算为31348.16万元,其中:
按支出功能分:
1. 教育(205),主要为省戏剧学校和省文化学校的日常运行支出以及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的项目支出。2012年预算数为4381.95万元。
2.文化体育与传媒(207),主要为厅机关和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以及各单位承担的相关项目的支出。2012年预算数为25264.31万元。
3.社会保障和就业(208),主要为厅机关的离退休经费支出以及离退休人员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离退休经费支出。2012年预算数为541.63万元。
4.住房保障支出(221),主要为厅机关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职工发放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支出。2012年预算数为1160.27万元。
按照支出用途分:
1.基本支出15777.01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7336.10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422.5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018.40万元。
2.项目支出15512.40万元,主要为单位发展支出。
3.单位预留机动经费48.09万元。
4.结转下年资金10.66万元。
原文地址:http://www.jscnt.gov.cn/zfxxgk/xmyzj/201206/t20120604_13531.html
上一篇:江苏省商务厅2012年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