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5-27 来自:晶报作者:wkun - 小 + 大
“中央和我们民间的立场还是有呼应的,温总理的讲话给了我们信心,我相信这种向前的趋势不可阻挡。”说起政府预算经费公开问题,以推动政府预算公开闻名的专业人士吴君亮,坦言很高兴,认为政府预算公开是好的开始。吴君亮将“三公”情况公开意义和好处简单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财政预算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说白了,政府预算本质上就是如何开支纳税人的钱。作为纳税人,公民有权知道自己缴税花到何处,也有权监督政府将税收如何花销。”通过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的公开机制,公民依法行使财政预算知情权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权,参与财政预算的运作,有助于确保财政预算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将完整的预算信息公开,也有助于公民更好地了解情况,提出诉求,督促政府及时回应,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第二,是有效监督行政权力和预防行政腐败。“俗话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健全的财政预算公开机制,可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性,有利于拓宽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他认为,对某些不合理的权力行为,它具有釜底抽薪的意义,对深入推进反腐工作也有现实意义。不断加强预算公开的建章立制工作,有利于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用制度管事、管人、管财,提高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杜绝预算执行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为预防财政领域腐败现象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今年6月就要全部公开“三公”支出和财政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执行。“到时侯,就要看哪些地方和部门透明度高,执行力强了,如果迟迟不出,那就是有违行政伦理,有法不执法,自然降低自己的信誉度。”
吴君亮表示,要想遏制“三公”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光靠公开预算还不够,公开绝不是结束。要想更有效监督政府,管好、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还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一种遏制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长效机制。他对深圳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的支出情况将“拭目以待”。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