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者通过购买日元来规避风险,这成为推动日元走高的主要原因,而美联储推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规模,也成为日元走强的重要因素。2010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美元/日元的收盘价为92.40,之后震荡上扬,在5月5日创下年内最高94.78。随后汇价一路下跌,在11月1日触及年内低点80.29后反弹至84.40附近,截止发稿日期,汇价跌至81.50附近。统计全年美无/日元跌幅为11.7%左右。
一,日本的定量宽松政策和干预未能阻止日元升升值。
2010年1月4日日本央行进行了3个月期融资操作,以0.1%的固定利率向金融机构提供8000亿日元资金,并在之后的三个月继续进行,这拉开了日本央行实施定量宽松政策对抗通货紧缩的序幕。在今年1-4月间,美元/日元在88-95区间震荡,整体走高,但并不明显。在5月份开始,美元/日元一路走低,至8月底,汇价跌至84附近。
为了应对日元的急剧升值,日本央行和政府联手推出“新政”:8月30日日本央行召开临时金融政策会议,宣布在维持基准利率为0.1%的基础上,通过新型公开市场操作,将市场注资规模从20万亿日元提高至30万亿日元。而同日日本政府也公布规模为9200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用以延长家电、住房等优惠政策以及改善就业、拉动消费等。对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市场并不买账,投资者认为上述政策无法真正起到实质性作用。
尽管菅直人在当选民主党总裁后,旋即干涉了外汇市场,拿出了2万亿日元,而且一定程度地保证了这次干涉有效,不过继续干涉的可能却不是很大。9月15日,美元/日元从83.03急速上涨至85.74,飙升3.25%,这是因为当天,日本政府时隔六年再次介入汇市,动用两万亿日元 “偷袭”外汇市场,抛售日元阻其升值。2万亿日元约合233亿美元,创下了日本政府汇价干预史上单日干预的最大规模,而这,仅仅换来了9月15日,美元/日元年内单日最大涨幅275点。而此后,美元/日元依然“跌跌不休”。
国际市场每天的美元与日元的交易量为50万亿日元,2万亿日元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且在2004年的上升期内,日本政府从2003年5月到 04年3月,多次干涉过外汇市场,但均无果而终,最后还是维持了以2004年为最高点的上升趋势。在日元汇率上升阶段,无论日本政府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阻止这个阶段的上涨,也只有到了美国经济复苏以后,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日元涨势才会下落。日本金融当局目前对于日元升值虽然也采取口头警告的方式,并拿出2万亿日元直接干涉,但能否继续用日元购买美元以减低日元升值压力,我们则认为可能性不大。如果日元利率较高的话,尚有金融手段,但日本利率已经基本接近零,手头并没有打压方法,加上欧美各国均表示反弹入市干预,因此日本当局可以做的是放松金融管制,降低法人课税,但日本财政赤字已经是GDP的两倍,这方面也无路可走。现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汇率走高,日本当局可以讲是束手无策。
由于日元升值导致欧元走低,这无疑有利于欧盟的出口,因此欧盟高官在8月中旬就迫不及待地声明:“我们反对干预外汇市场”。因此日本选择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路也被堵死了。另外,中国在最近几个月增持了日本国债,中国这一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举措无疑进一步令日元升值。
金融危机后,日本曾经和欧美联手采取对抗措施,在G20等重大国际场合中,主要发达国家也多次声明加强合作,但是现在日元的“被升值”表明,日本显然已经被美欧“抛弃”。正如日本内阁府的一名高官说,整个世界都将日元和日本经济作为一条逃生之路。
逼于无奈,日本政府和央行对于日元升值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日本当局目前除了嘴上说说之外,很难再会有大手笔的干预出现。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短期内拉低日元,但是日元的升值趋势与日本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更多的是受市场投机因素的驱使和投资者在套息活动中选择的影响。在美元低息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日元的走势依然难以转弱。
二,避险情绪是日元持续升值的“元凶”。
本次日元走高的原因并非是日本经济基本面强劲,这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元升值有着本质的不同。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的增长换算成年率仅为 0.4%,与第一季度的4.4%相比大幅放缓,形势不容乐观。今年第三季度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4%,比二季度大幅上升1.7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实际增长0.9%,折年率为3.9%,都比二季度大幅反弹。但是,分析师预测日本第四季度GDP将出现负增长,因个人消费的低迷、日元升值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出口减少,且第三季度出现增长,基数效应不利第四季度。但即使如此,日元也备受投资者青睐。
我们先来看看2010年间发生的一些重要风险事件。
2010年初,欧洲部分国家陆续陷入债务漩涡。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主权评级;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称,该国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达GDP的9.8%。
2010年2月,金融市场遭受欧债危机重创。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甚至有分析人士预言欧元区最终会解体。
3月26日晚,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因发生爆炸而沉没。5月20日,韩国公布该事件正式调查结果,认为“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的原因是“朝鲜小型潜水艇实施的鱼雷攻击”。
5月初,希腊还债“大限”临近,随着市场避险情绪日渐高涨,日元本有望继续走升。然而,此时,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0年3月底的2009财年,日本的国家债务已增至882.92万亿日元,约合9500亿美元,再次创历史新高,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日本债务累计额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0%,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而饱受财政危机威胁的希腊,这一比率仅为133%。此消息前后,美元/日元刷新年内高点94.97,之后一路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