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政投向民生,就是投向民心
时间:2010-12-13
来自:价值中国网作者:wkun - 小 + 大
2010年,新疆财政1170亿元投向了民生,占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七成左右。(见12月16日《天山网》)
新疆在2010年占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七成左右投向了民生,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一年财政预算的70%都用在了百姓的身上。为此,笔者不得不说:这是自治区民众之福,百姓之幸。今年来,笔者在天山网上经常看到自治区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实现广大人民奔小康,不但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也投入了大量的钱财。政府从最具体的问题抓起,从百姓最关注的事情做起,所做的一切事事涉及百姓切身利益,件件关乎百姓实际生活。
为确保各行业的增收,自治区政府从宏观上实行财政补助与政策性支持、行业协会的激励与制衡措施,立足各行各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各行业产业升级、持续增加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到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自治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各种途径确保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从而使新疆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预期目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幅度提高保障水平,真正解决全区社会保障问题。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个体行动,更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疆目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教育一方面能够增强民众素质,另一方面为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建设服务。再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力发展教育就需要长期投资,因而抓好教育,培育国之栋梁是势在必行,而教育正是首当其冲。自治区在教育事业的投入多达251亿元,用于提高公用教育经费补助、免费使用教科书以及困难生活补助、内地新疆高中班经费。这一投入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教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所下的大气力。
再则,要想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百姓的小康生活,而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政府加大民生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老百姓既有钱消费,也没有消费的后顾之忧。因而,政府多举措投入社会保障事业275亿元,让广大百姓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成果,这比什么都重要。
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高不高,民生改善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自治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有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希望,把心思用在民生上,切实为人民做实事、好事,才能形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才能保持和发展新疆当前的大好势头;人民群众才能与政府保持一致,努力建设美好新疆,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说,新疆的财政投向民生,也就是投向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