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2-01 来自:南方周末 吴君亮作者:allan - 小 + 大
预算公开一小步国家前进一大步 |
——2009预算报告点评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3月12日 来源: 南方周末 |
作者:吴君亮 |
|
在每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财政部都会向大会提交一个“关于上一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与本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一个关于预算的说明报告,并不是预算本身。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普通人了解国家公共预算内容的惟一官方窗口。 关心公共预算的人们引颈踮足,总希望能从这个窗口中看到更多也更明白的预算信息。政府和财政部似乎也体察民意,在本次报告中给予了更积极和更明确的回应,通过预算报告传达和披露了比往年更多和更细的内容。我们看到,今年的这扇窗口明显大了一点,也亮了一些。 今年的预算报告与去年的相比,明显变化如下:一、传达预算内容的文字和帮助理解预算的工具增多了。1.宽泛笼统描述的现象在开始减少,代之的是分项目的逐个介绍的方法,内容也比较充分,让人在阅读和理解时困惑有所减少,容易条理化,也容易明白,崇尚规矩的文风初见端倪。2.第一次使用收支统计表作为工具来介绍预算内容,并且采用了12个。通过这些工具式表格,改变了以前的模糊现象,人们很容易地就对全国财政和中央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有了一个基本清楚的了解。3.增加了45个名词解释,方便理解预算及相关的内容。 二、对预算收入有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次预算报告对预算来源和结构介绍,除了文字陈述要详尽许多,还使用了统计表格,让人一表在手,就看到了基本的面貌。比如我们第一次清楚看到了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构成,二者的占比大致为89%和11%;作为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收入,由20个主要税种提供,其中居前三位的重要税种是国内增值税、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三者相加,对我国预算收入的贡献接近2/3。 另外,在中央本级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大约在94%,非税收入仅约占不到6%。 三、本次报告中对全国基金收支情况也做了一些解释。这是我们看到的对所谓的预算外收支情况第一次正式的官方介绍。 全国性基金收入在2008年为15636.35亿元,增长了40%,支出为15984.7亿元,增长54.7%。其中中央政府基金收入为2225.66 亿元,主要包括彩票、中央财政外汇经营基金、铁路建设等7个基金。地方性政府基金收入为13110.69亿元,增长34.5%。主要是土地出让及土地有偿费用收入。 四、对支出的介绍也比过去详细。往年在介绍中央财政支出时,使用的是较笼统和空泛的大块式介绍,今年的预算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小标题,叫“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和“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在这两个标题涵盖的部分中,第一次将项目支出明细为13至15个,在每个项目之下,有比较细的分别介绍。 由于这只是一个关于预算的报告,只是一个有限的了解预算的窗口,而不是预算本身,所以也同过去一样未能给出许多人欲知而不得的东西。比如,虽然增加了四十余个名词解释,但像“一般公共服务”这样的概念仍然含义不甚清楚,有些人认为它就是行政管理费用(俗称“人头费”),但若不是,区别在哪里呢? 另外,我们看到,2008年中央本级预算支出执行与2009年的预算支出安排的总额,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中央本级预算中的部门预算是多少,而其中的基本支出又是如何安排的。 在全国财政支出和中央财政支出中,其提供的信息仍然过于笼统和粗略,在大分类科目的庞大金额数目之下,没有部门预算和专项经费的细节,没有执行主体和如何执行的细节,也没有目标和考核机制的介绍。 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在某个大方向上一共花了多少钱,但看不到钱具体花到哪儿去了,钱花出去的效果如何。 据报道,今年财政部一共向全国人大提供了94个部门预算,基本上覆盖了中央一级的部门预算。去年提交的部门预算是50个,前年是40个。纵向比较,进步不可谓不巨大。遗憾的是,能够看到这些部门预算的只限于两千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多人传阅一份),普通公民仍然无法分享这一进步。而且即使是人大代表,也只是在开会期间才能看到部门预算。相比先进国家任何公民都可随时调阅各级政府预算信息的水平,我国在公共预算公共财政的建设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个现代国家,必然是一个民治民享民有的国家,预算公开一小步,国家进步一大步,相信在明年两会上,公共预算的窗口能够变得更大、更亮。 |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