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点评“08、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

时间:2010-11-28 来自:julian wu作者:allan - 小 + 大

 
      在每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财政部都会向大会提交一个“关于上一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与本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一个关于预算的说明报告,并不是预算本身。但是,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这是我们普通人了解国家公共预算内容的唯一官方窗口。关心公共预算的人们引颈踮足,总希望能从这个窗口中看到更多也更明白的预算信息。政府和财政部视乎也体察到了近年来逐渐增强的希望知晓更多预算内容的民意,在本次向人代会提交的关于预算的报告中对民意给予了比以往更积极和更明确的回应,通过预算报告传达和披露了比往年更多和更细的内容。我们看到,今年的这扇窗口明显大了一些,也亮了一些。今年的预算报告与08年的相比,明显的变化如下:
      一,        传达预算内容的文字和帮助理解预算的工具增多了。1,宽泛笼统描述的现象在开始减少,代之的是开始较多地使用有技术特征的分项目的逐个介绍的方法。内容也比较充分,让人在阅读和理解时困惑有所减少,容易条理化,也容易明白。2,第一次使用收支统计表作为工具来介绍预算内容,并且采用了12个。通过这些工具式表格,改变了以前的模糊现象,人们很容易地就对全国财政和中央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有了一个基本清楚的了解。3,增加了45个名词解释,方便人们理解预算及相关的内容。
      二,        对预算收入有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次预算报告,较之08年及以前的预算报告,除了文字陈述要详尽许多之外,由于使用了统计表格,对预算来源和结构的介绍,更为全面完整。比如,通过“附表1: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情况”和“附表8: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我们第一次清楚看到了:1,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构成,二者的占比大致为89%和11%;2,作为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收入,由20个主要税种提供,其中居前三位的重要税种是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三者相加,对我国预算收入的贡献大约在60%上下。
       另外,通过“附表3: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情况”和“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两个表,以及相关文字,使人们第一次对中央本级预算收入的构成有了清楚的了解。在中央本级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大约在94%,是由12个大税种提供,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几大税种多在其中,而非税收入仅约占不到6%。
      本次报告中对全国基金收支情况也做了一些解释。这是我们看到的对所谓的预算外收支情况第一次正式的官方介绍。我们看到,全国性基金收入在2008年为15636.35亿元,增长了40%,支出为15984.7亿元,增长54.7%。其中中央政府基金收入为2225.66亿元,主要包括彩票,中央财政外汇经营基金,铁路建设等7个基金。地方性政府基金2008年的收入为13110.69亿元,增长34.5%。主要是土地出让及土地有偿费用收入,为10375.28亿元。
      三,        对支出的介绍也比过去详细。08年在介绍中央财政支出时,使用的是较笼统和空泛的大块式介绍,文字的安排逻辑也不甚清晰,让人难知其究,易生困惑。今年的预算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小标题,叫“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和“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在这两个标题涵盖的部分中,第一次将科目支出独立明细为13至15个,在每个科目之下,有比较细的分别介绍。
 
      由于这只是一个关于预算的报告,只是一个有限的了解预算的窗口,而不是预算本身,所以也同过去一样未能提供许多人欲知而不得的东西。比如,我们看到,2008年中央本级预算支出执行是11445.04亿元,2009年的预算支出安排是13374.31亿元,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中央本级预算中的部门预算是多少,而其中的基本支出又是如何安排的。又比如,在全国财政支出和中央财政支出中,其提供的信息仍然过于笼统和粗略,在大分类科目的庞大金额数目之下,没有部门预算和专项经费的细节,没有执行主体和如何执行的细节,也没有目标和考核机制的介绍,等等。因此,仍然不可避免地让人产生一些疑问和不解。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人们仍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吴君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