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转型期地方财政发展的思考

时间:2009-03-16 来自:焦作市财政局 申相臣作者:jw - 小 + 大

转型期地方财政发展的思考
------
录入时间:2008-6-5 15:50:59    信息来源:焦作市财政局
转型期地方财政发展的思考
申相臣
 
 
  民以食为天,政以财为本,“财政乃庶政之母”,财政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地方财政发展更要有前瞻性,超前性,科学规划地方财政发展方向。公共财政均等化的要求
  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公共化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而不断健全完善的。在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提下,应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等,都是政府公共财政必须重点投入的领域。在均等化过程中,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都是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面。地方财政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责一方面要转变职能,做到公开透明、行为规范;另一方面,重点需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出发,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付、加强对弱势群众的扶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理性认识基层财政职能定位
  地方财政工作首先树立正确的财政理念,理性认识财政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职能定位在哪里。从传统财政观点角度、从发挥财政职能角度、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地方财政的本质属性更应趋向于“分配”属性,地方财政工作中心应注重“科学发展、增强财政实力,为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基于此,地方财政的职能定位应是“为纳税人服务,为当家人负责”。“生财有道、聚财有效、理财有方、用财有效”,要从服务纳税人、为当家人负责两个方面,确立财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服务重点。为纳税人服务目的是引导市场公平,扶植企业科学发展,支持企业作大做强,帮助企业核算规范,促使企业管理现代化,让企业享受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为当“家人”负责,这个当“家人”是党政机关的各职能部门,目的要解决党政机关各职能部门行使其职能的所需资金和物质保障问题,财政部门要作的是“客观理财,细化预算,平衡余缺,规范运作”。以公共财政建设统领财政工作全局
  公共财政建设是财政部门长期关键性的工作。公共财政改革启动以来,地方财政先后经历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会计委派体制改革、部门预算体制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些改革从启动、发展、更新、深化,地方财政历经各个时期,尝试了不同的模式和方式,但总的来说,还缺少一个总的、纲领性的规划来统驭整体工作。地方财政部门在思考公共财政发展的方向问题时,重点要建立以部门预算、国库支付、政府采购为核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公共财政要积极走科学发展之路、走民生财政之路,走和谐财政之路,再造财政工作。
  地方财政正在不断探索前行,焦作财政确定了“坚持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科学民主、法制规范、适应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公共财政建设原则。确立了四项基本目标,一是科学界定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基本职能,从体制上解决财政“缺位”、“越位”问题;二是建立以税收收入为主体,以规范的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建立以公共支出为主体,管理方式科学有效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建立以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财政法规为依据、以财政收支为中心、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公共财政运行与控制体系,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