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关于昆明市盘龙区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08-05-12 来自:www.kmpl.gov.cn作者:本站 - 小 + 大

——2008年1月26日在昆明市盘龙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昆明市盘龙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盘龙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昆明市盘龙区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财税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按照《预算法》和《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规定,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培植财源,积极组织收入,坚持依法理财,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力,圆满完成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任务,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04794万元,完成预算的114.13%,同比增长(下同)12.91%。
 
      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9471万元,完成预算的111.55%,增长25.60%,其中上划中央、省“四税”收入完成110543万元,完成预算的111.89%,增长28.1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928万元,完成预算的111.08%,增长22.19%,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考核任务72995万元的108.13%。
 
      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323万元(含市下划土地两金收入4550万元),完成预算的159.81%。
 
      2007年全区实现财政支出107973万元,完成预算的99.64%,比上年同期减少1383万元,下降1.26%。其中:经常性支出84115万元,完成预算的99.54%,比上年同期增加13863万元,增长19.73%;建设性支出238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减少15246万元,下降38.99%。
地方财政预算预计收支平衡情况是:2007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7892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5323万元,税收返还及上级补助收入2392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73万元,收入总计118447万元。全区财政支出10797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9444万元,支出总计117417万元。收支两抵预计结余103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92万元,净结余638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以上财政收支和平衡情况,待昆明市财政局正式批复决算后,再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07年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财税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支持和保障了全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抓好目标责任落实,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把财政增收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在全面分析我区经济发展和收入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区人大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和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收入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各部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鼓励增收,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2、各征收机关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收入组织工作
 
      一是根据省、市关于继续开展“征管质量年”活动的要求,加大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力度,加强户籍管理,稳定税收来源。
 
      二是按照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工作思路,加强稽查工作,加大对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三是做好税收计划执行情况的动态分析和重点税源的监控分析,健全纳税评估体系和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
 
      3、大力培植财源,以经济发展促财政增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区企业扶持政策,对2006年缴纳地方收入100万元以上的56户企业给予了表彰,兑现了230户企业扶持资金861万元;对金龙百货等5户非公企业给予银行贷款财政贴息100万元。通过政策扶持,调动了纳税企业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
 
      二是做好后续财源的培育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为昆明颐高集团落户我区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打造盘龙区数字云南基地,提升全区商贸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了“2007云南.昆明数码节”的举行和颐高数码广场的如期开业。
 
      三是为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促进依法治税,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借鉴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拟定了《盘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协税护税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逐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征管水平。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47万元。建立了区属困难企业医疗保险启动救助金,完善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医疗救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450万元、水源保护区补助资金606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26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78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80   万元。
 
      三是提高对公共支出的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支出2075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5%;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支出8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01%;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投入1100万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支持“四创”工作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0万元资金确保了“四创”项目实施,投入2546万元用于绿化、环卫、交通设施建设,投入4487万元启动了7204公路、昆十中求实校区、少儿图书馆建设、交通微循环道路整治改造。
 
      5、财政改革与管理稳步推进,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拟定《盘龙区财政预算管理办法》,促进了依法理财,规范了预算管理,细化了部门预算编制;启动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减少财政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通过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初验;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年来通过组织集中采购,纳入集中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7189万元,实际支付采购资金6715万元,节约资金474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6.60%。
 
      二是完善区对各街道、乡财政管理体制,拟定《盘龙区街道、乡超收财力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各街道、乡超收财力管理,并对双龙乡、松华乡实行“乡财区管乡用” 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协税护税取得较好的成效,形成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紧密结合,收入增长和支出增长紧密结合的责权利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促进各街道、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通过划拨区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增强区国资公司,区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能力,一年来累计向建设银行融资1.29亿元,确保了我区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是结合《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规范了我区财务会计核算、专项资金、建设性资金和银行账户管理,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专项资金的财政监管力度,对重点工程试行会计委派,进一步完善了我区财政管理机制。
 
      五是完成昆明樱花宾馆有限公司、昆明盘龙宾馆等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资产总计177342万元(其中行政单位74838万元,事业单位102504万元),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奠定了基础。
 
      各位代表,2007年财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招商引资和后续财源的培育面临许多困难,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二是政策性支出增长快,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为缓解建设资金财政投入的不足,财政融资规模不断加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四是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总体部署,2008年我区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积极组织收入;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改善民生、“三农”、卫生、教育、科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支出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构建节约型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08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2008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1031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7610万元(按照2007年实际完成数78928万元增长11%安排),上划中央、省“四税”收入122703万元(按照2007年实际完成数110543万元增长11%安排);基金预算收入4520万元。我区200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预算共计214833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
 
      根据以上收入预算和现行财政体制,我区2008年可用财力为8720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6900万元,增长8.59%。全年支出预算按87200万元安排,其中:经常性支出预算安排73890万元,占可用财力的84.74%,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7618万元,增长11.50%;建设性支出预算安排13310万元,占可用财力的15.26%,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718万元,下降5.12%。
 
      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12407万元。其中:人大事务260万元,政协事务231万元,政府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事务6086万元 ,发展与改革事务89万元,统计信息事务181万元,财政事务346万元,税收事务1929万元,审计事务117万元,人事事务167万元,纪检监察事务150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470万元(含农村妇女生育保障经费80万元),商贸事务429万元,工商行政管理事务210万元,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11万元,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10万元,国土资源事务200万元,民族事务45万元,宗教事务3万元,港澳台侨事务3万元,档案事务52万元,共产党事务1205万元,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89万元,群众团体事务124万元。
 
      国防71万元。其中:现役部队及国防后备力量39万元,国防动员32万元。
 
      公共安全12102万元。其中:公安10104万元,检察703万元,法院983万元,司法312万元。
教育20236万元。其中:教育管理事务698万元,普通教育14197万元(含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经费200万元),职业教育732万元,特殊教育102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354万元,教育附加支出3500万元,用于教育系统购置修缮、昆十中求实校区、源清小学及职业高级中学建设,其他教育653万元。
 
      科学技术1806万元。其中:科学技术管理事务45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1744万元(用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科学技术普及(机构运行)17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1065万元。其中:文化552万元,文物76万元,体育282万元,新闻出版119万元,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36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4076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687万元,民政管理事务603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1万元,就业补助20万元,抚恤285万元,退役安置750万元,社会福利10万元,残疾人事业876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8万元,其他城镇社会救济36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1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3万元,其他农村社会救济32万元。
 
      医疗卫生7073万元。其中:医疗卫生管理事务445万元,医疗服务1892万元,社区卫生服务236万元,医疗保障3740万元(含城市医疗救助3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万元),疾病预防控制296万元,卫生监督35万元,妇幼保健124万元,农村卫生305万元。
 
      环境保护283万元。其中:环境保护管理事务68万元,环境监测与监察108万元,污染防治107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12735万元。其中:城乡社区管理事务1297万元;城乡社区公共设施1461万元;城乡社区住宅123万元(其中用于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万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4465万元;其他城乡社区事务169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698万元,主要用于7204道路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1500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00万元、廉租房建设185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卫生三项建设245万元等方面支出。
 
      农林水事务2227万元。其中:农业1151万元,林业505万元,水利191万元,扶贫15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资金)100万元,其他农林水事务(绿色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30万元。
交通运输55万元。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478万元。其中:旅游业130万元;安全生产63万元;国有资产监管5万元;其他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280万元,主要用于财源建设900万元、经济目标考核兑现380万元。
其他支出11586万元。其中:预备费2616万元;年初预留8970万元,其中规范津补贴资金6800万元、列收列支900万元、增人增资200万元、会议费150万元、购置费320万元、车辆保险170万元、其他预留430万元。
 
 
      (三)预算外收支计划
 
      按照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综合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全区预算外收支计划安排如下:
 
      2008年预算外收入10506万元,预算外支出105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306万元、项目支出1200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
 
      三、抓住机遇,狠抓落实,确保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8年财税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经过几年精心培育的基础财源、骨干财源,已显现出全区经济和财政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依存度较高,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预计政策调控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还应看到,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较快,现有财力已不能满足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财税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2008年,财税工作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以服务促管理,以改革促成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区纳税企业扶持办法,重点扶持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带动效应大的企业或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二是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关心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非公企业向省市申报项目扶持资金,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积极条件,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拓宽财源渠道,完善土地收储办法,加大收储力度,努力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二)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
 
      一是强化各部门的协税护税责任,进一步完善“盘龙区协税护税管理平台”,实现全区税源信息共享, 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骗税等违法活动。三是加强税源分析,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实施监控,确保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和主要项目税收的足额入库。四是完善各项税收征管措施,建立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收入征管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五是强化非税收入监督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三)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定额标准体系,规范项目支出管理,继续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2008年起将全区150个全额拨款预算单位(含基层单位)部门预算以电子查询方式提交区人代会审查。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组建盘龙区国库支付中心,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启动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三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规范全区招投标行为,完成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的建设并开展工作。四是完善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现收支脱钩。五是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完成与国库、代理银行的横向联网工作,充分利用“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金支付、资金清算、会计核算和信息反馈等各项财政业务的科学管理和安全高效运行,为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
 
      一是确保人员工资、机构正常运转和农业、科技、教育、政法、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促进全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积极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四是加大对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完成昆十中求实校区、源清小学、双龙乡卫生院、小河卫生院等建设。五是加大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做好区国资公司,区担保公司融资平台建设工作,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区经济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强“银政”合作,在财政承受能力内合理举债,缓解财政困难,确保7204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六)加强财政监管,严格依法理财
 
      一是改革和完善财政监督方式,按照“收支并举、内外并行、监管并重”的要求,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二是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三是完善财政监督方式,实现直接监督和委托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财政部门外部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形成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体系,把财政监督贯穿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
 
      (七)坚持素质教育,抓好财税干部队伍建设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和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财税运行中的新问题;加强财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严肃财经纪律,确保各项财税工作高效运转;抓好干部宗旨观念教育,不断强化政治、业务学习,掌握现代管理技能,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素质全面、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08年财税工作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有人民代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盘龙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