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息烽县2007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2008-04-18 来自:www.gygov.gov.cn 2008-03-13作者:本站 - 小 + 大

 
(2008年3月5日在息烽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息烽县财政局局长   丁晓渝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息烽县2007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 (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和完善各项财政改革,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管,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一)2007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执行情况:一般预算总计收入45955万元,同比增长29.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85万元(县本级完成8572万元,乡镇完成9613万元),为调整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105.50%,同比增长22.74%;上级补助收入27770万元,(专项补助10929万元;增、消两税返还135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62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667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52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0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125万元;定额结算补助-99万元;取消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632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632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补助4298万元;其他补助202万元)。动用上年结余1041万元(批复决算扣减结余151万元)。全县财政总计支出46045万元,同比增长26.15%,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4586万元,为预算30313万元的114.10%,同比增长20.60%;专项补助支出10929万元;上解支出530万元。收支相抵,一般预算滚存结余951万元。
 
      2、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基金预算总计收入1979万元,其中:地方基金预算收入124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34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033万元(批复决算增加结余64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921万元,滚存结余3091万元。
 
      (二)2007年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执行情况:一般预算总计收入45921万元,同比增长30.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572万元;上级补助27770万元(专项补助10929万元;增、消两税返还135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62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667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52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0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125万元;定额结算补助-99万元;取消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632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632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补助4298万元;其他补助202万元);乡镇上解收入9579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88万元(批复决算扣减结余151万元)。县本级总计支出45908万元,同比增长25.49%。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7912万元;专项补助支出10761万元;补助乡镇支出6705万元;上解支出530万元。收支相抵,县本级滚存结余401万元。
 
      (1)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72万元,占预算9237万元的92.80%,同比增长25.21%,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税收收入完成4259万元,占预算5194万元的82.00%,同比增长68.87%(增值税完成575万元,占预算925万元的62.16%;营业税完成1835万元,占预算1691万元的108.52%;企业所得税完成927万元,占预算1315万元的70.49%;个人所得税完成358万元,占预算289万元的123.88%;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89万元,占预算417万元的21.34%;其他税收完成475万元,占预算557万元的85.28%)。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052万元,占预算1952万元的105.12%,同比增长27.85%;
 
      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714万元,占预算1226万元的139.80%,同比下降23.14%;
 
      专项收入完成266万元,占预算520万元的51.15%,同比增长5.98%;(原因是随税征收的教育附加、城维税主要集中在乡镇级)
 
      其他收入完成281万元,占预算345万元81.45%,同比增长18.07%;
 
      (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912万元,占预算25635万元的108.88%,同比增长19.48%,分项完成情况如下(因2007年是财政启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新科目的第一年,2006年进行数据转换时,是将本级支出、上级专项补助支出合并进行转换,未对县本级支出数进行单独转换,因此,2007年县本级支出分项完成与上年同期数不能对比分析):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508万元,占预算4306万元的104.69%(人大事务完成246万元,占预算207万元的118.84%;政协事务完成226万元,占预算199万元的113.57%;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完成1149万元,占预算807万元的142.38%;发展与改革事务完成214万元,占预算215万元的99.53%;统计信息事务完成57万元,占预算54万元的105.56%;财政事务完成398万元,占预算362万元的109.94%;审计事务完成78万元,占预算75万元的104.00%;人事事务完成191万元,占预算182万元的104.95%;纪检监察事务完成122万元,占预算111万元的109.91%;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完成423万元,占预算409万元的103.42%;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完成5万元,占预算5万元的100%;国土资源事务完成425万元,占预算768万元的55.34%;气象事务完成47万元,占预算47万元的100%;民族宗教事务完成36万元,占预算36万元的100%;档案事务完成53万元,占预算53万元的100%;共产党事务完成768万元,占预算706万元的108.78%;群众团体事务完成70万元,占预算70万元的100%);
 
      国防支出完成108万元,占预算95万元的113.68%;(原因是拨付征兵工作经费及民兵应急分队装备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756万元,占预算1642万元的106.94%;(公安支出完成1091万元,占预算997万元的109.43%;检察支出完成271万元,占预算265万元的102.26%;法院支出完成260万元,占预算240万元的108.33%;司法支出完成123万元,占预算129万元的95.35%;国家保密支出完成11万元,占预算11万元的100%;);
 
      教育支出完成8526万元,占预算8329万元的102.37%;
 
      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31万元,占预算229万元的100.8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91万元,占预算302万元的96.3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451万元,占预算1430万元的101.47%;
 
      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539万元,占预算2102万元的120.79%;(原因是加大解决历年公费医疗欠费力度)
 
      环境保护支出完成151万元,占预算145万元的104.14%;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426万元,占预算406万元的104.93%;
 
      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582万元,占预算2918万元的88.49%;(原因是企业技改资金未完全执行,剔除技改资金后完成预算的102.92%)
 
      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40万元,占预算131万元的106.87%;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完成357万元,占预算323万元的110.53%;
 
      其他支出完成4846万元,占预算3277万元的147.88%。(原因是拨付2007年政府目标考核奖及国资公司贷款还本付息资金等)
 
      2、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基金预算总计收入1979万元,其中:地方基金预算收入124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34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033万元(批复决算增加结余64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921万元,其中: 本级支出1187万元,专项支出734万元。年终滚存结余3091万元。
 
      (2)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45万元,是预算500万元的2.49倍,同比下降78.88%,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完成153万元,占预算169万元的90.5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1053万元,是预算297万元的3.55倍;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完成37万元,占预算34万元的108.82%;
 
      育林基金收入完成1万元,年初无预算。
 
      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完成1万元,年初无预算。
 
      (3)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87万元,占预算2889万元的41.09%,同比下降69.29%;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地方教育附加支出完成200万元,占预算216万元的92.59%;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出让金支出完成959万元,占预算2444万元的39.24%;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完成27万元,占预算44万元的61.36%;
 
      育林基金支出完成1万元,年初无预算。
 
      地方财政税费附加预算185万元,本年未发生支出。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县2007年财政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超额完成了收入预算,从财力上保证了预算安排的人员工资、法定支出、机构运转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收支平衡。
 
      (三)2007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多渠道筹措资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支柱产业发展,努力培植税源。一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全年融资到位资金16414万元,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危房改造、城镇建设、交通、旅游发展、磷化工基地等建设,夯实了农业基础,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二是继续运用财政贴息和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县磷化工、医药、旅游、食品加工等支柱税源的发展。全年共拨付企业技改、贴息等资金2636万元,提升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全年累计投入支农专项资金10300万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建成一批如蚕桑、奶牛养殖等种养业基地。
 
      2、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收入任务。面对稳定税源不多、煤矿停产整顿、供电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等因素,财税部门团结协作、精心组织、统筹谋划,为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作出艰辛的努力。一是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季度收入计划,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收入均衡入库;二是加大税收稽查力度,重点对煤炭行业、房地产行业、中化开磷改扩建项目、企业生产经营等税收进行清理,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企业监控,及时撑握企业生产状况,开展纳税评诂、税源分析;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资收益及时入库。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规定。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014万元,同比增长21.8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185万元,同比增长22.74%。税收总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均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上台阶目标。在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拓宽收入渠道的同时,还主动向上争取各项补助。全年上级补助资金达27770万元,比上年20539万元增加7231万元,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县财政困难。
 
      3、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保障重点支出,改善民生问题一是按时兑现工资、住房公积金、医保等刚性支出;二是确保了教育、农业、科技的法定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农业基础得到夯实,科技项目进一步发展,全年县级投入教育事业费8610万元,同比增长35.48%,农林水事务支出3385万元,同比增长16.24%,科技三项费140万元;三是进一步推进了职工养老、再就业、医疗保障和城乡低保等工作,使低收入人口和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全年医疗卫生投入3522万元,抚恤和社会保障投入3954万元;四是为社会稳定、无毒县的创建、两抢一盗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累计投入政法经费1324万元;五是推动农村文化、宣传、体育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年共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397万元。
 
      4、积极争取专项补助,推动各项事业发展。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努力,全年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达10929万元,其中: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150万元;国土资源事务1156万元;公共安全264万元;教育专项58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314万元;医疗卫生96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250万元;农林水事务4017万元。推动了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创新了计生家庭扶助政策,人口计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启动小寨坝潮水片区农发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青山绿化土地整理和永靖镇老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完成石硐前峰、龙坪、流长宋家寨、鹿窝三友等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成“万户小水池”1.6万立方米,完成安全饮水和烟水配套工程53处;三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得到落实,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卫生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县城人行道、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四是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无公害蔬菜、果树、中药材、调味品、优质烤烟基地共9.37万亩,实现了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五是建成了村级综合楼38栋,为村级组织提供了一个好的活动场所。
 
      5、加快财政改革步伐,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财政性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加快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改革试点工作。在九庄、石硐、鹿窝、青山进行试点,实现了账务平稳过渡及资金安全划转,该项工作已正式运行;三是逐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选择五家一级预算单位及60多家中小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实行采管分离,制定了实施意见、工作计划,明确了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到12月止,实现采购56批次,采购计划金额120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1000万元,节约200万元,同时将县属单位的公务车辆集中统一保险;五是对全县207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认定资产总额63056万元,其中债务20697万元,净资产总额42359万元,为下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国资经营、账务调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提供了可靠基础数据;六是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制定了评审实施意见、办法等,全年共评审项目28个,送审预算金额8492万元,审定资金7049万元,审减率16.99%,节约资金1443万元;七是制定了《全县会议费管理暂行规定》、《财政性资金拨付程序》、《行政事业单位车辆保险管理实施意见》等财政管理办法,提高了财政理财水平;八是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将“乡财县管乡用”试点乡镇与县财政联网,实现用款计划、审批、拨付资金等均在网上完成;九是建立了农民补贴网,实现“一卡通”,对农民的补帖资金全部通过补贴网直接支付到农民手中,确保各项补贴落实到位。
 
      6、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认真执行《会计法》、《预算法》等财政法津法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约束机制,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监督职能,重点对扶贫、社会保障、再就业、基本建设、支农等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注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继续加大对会计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事件的查处力度,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影响财政经济运行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财政收入虽然有一定增长,但财政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除保吃饭、保运转而外,民生、法定、建设等支出压力不断加大;二是支柱财源不明显,一次性收入居多,税源结构不尽合理;三是财政总体实力不强,可用财力不多,需要与可能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财政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够,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省、市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切实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财税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坚持“民生为重,力促和谐”的原则,在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一)2008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1、一般预算安排:一般预算总计收入34433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以下简称上年预算)28858万元增长19.32%,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1095万元,比上年预算17187万元增长22.74%;增、消两税返还130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62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667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22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31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69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632万元;结算补助-99万元;其他补助832万元。动用上年结余951万元。财政总计支出安排35384万元,比上年预算30050万元增长17.75%,其中:地方财政支出34684万元,比上年预算29701万元增长16.78%;上解支出700万元。
 
      2、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基金预算收入14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091万元,全部用于安排支出。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
 
      1、县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安排。
 
      (1)一般预算总计收入34765万元,比上年预算29027万元增长19.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48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3338万元;乡镇上解收入9579万元。动用上年结余401万元。一般预算总计支出3516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2876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5700万元;上解支出700万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1848万元,比上年预算9187万元增长28.96%,分项预算如下:
税收收入6821万元,比上年预算4964万元增长37.41%(增值税预算1175万元;营业税预算2049万元;企业所得税预算1807万元;个人所得税预算50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预算573万元;其他税收预算711万元)。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入安排2404万元,比上年预算1802万元增长33.41%;
 
      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安排1496万元,与上年持平;
 
      专项收入安排568万元,比上年预算520增长9.23%;
 
      其他收入安排559万元,比上年预算405万元增长38.02%;
 
     (2)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8766万元,比上年预算25023万元增长14.96%,分项预算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4355万元,比上年预算3368万元增长29.31%(人大事务196万元、政协事务171万元、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1183万元、发展与改革事务189万元、统计信息事务48万元、财政事务268万元、审计事务56万元、人事事务175万元、纪检监察事务80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424万元、国土资源事务712万元、气象事务42万元、民族宗教事务38万元、档案事务43万元、共产党事务663万元、群众团体事务67万元);
 
      国防支出预算50万元,与上年预算持平;
 
      公共安全支出预算1586万元,比上年预算1260万元增长25.87%(公安支出1017万元、检察支出186万元、法院支出250万元、司法支出125万元、国家保密支出8万元);
 
      教育支出预算9522万元,比上年预算6932万元增长37.36%;
 
      科学技术支出预算242万元,比上年预算204万元增长18.6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303万元,比上年预算219万元增长38.3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1513万元,比上年预算1030万元增长46.89%;
 
      医疗卫生支出预算1748万元,比上年预算1741万元增长   0.40%;
 
      环境保护支出预算166万元,比上年预算135万元增长22.96%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算301万元,比上年预算223增长34.98%;
 
      农林水事务支出预算2955万元,比上年预算2404万元增长22.92%;
 
      交通运输支出预算160万元,比上年预算57万元增长180.70%;(原因是今年将公路养护公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预算353万元,比上年预算261万元增长35.25%;
 
      其他支出预算5512万元,(含贷款还本付息资金3760万元),比上年预算6639万元下降16.98%;(原因是上年预算工改调资支出2490万元)
 
      总预备费700万元,为一般预算支出的2.4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总预备费的安排要求。
 
      2、基金收支预算。
      (1)基金预算收入14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091万元,全部用于安排支出。
 
      (2)基金预算收入1400万元,比上年预算902万元增长55.21%,分项预算如下: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77万元,比上年预算135万元增长31.11%;
 
      育林基金收入1万元,上年无预算。
 
      森林恢复费收入安排1万元,上年无预算。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43万元,比上年预算34万元增长26.4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966万元,比上年预算297万元增长225.25%;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12万元,上年无预算。
 
      (3)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491万元,比上年预算3278万元增长37.00%。分项预算如下:
 
      地方教育附加支出177万元,比上年预算182万元下降2.75%;
 
      育林基金支出安排1万元,上年无预算。
 
      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安排2万元,上年无预算。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出让金支出安排2962万元,比上年预算2567万元增长15.39%;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088万元,上年无预算。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63万元,比上年预算44万元增长43.18%;
 
      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支出安排198万元,比上年预算485万元下降59.18%。
 
      (三)2008年工作措施。
 
      从财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看,我们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兼顾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充分认识今年财政工作的严峻形势,认真分析磷酸二铵免税、所得税率调整、集中营免门票等政策性减收及受凝冻灾害影响的困难,努力增收节支,强化收入征管,尽全力为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确保预算的执行。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政工作:
 
      1大力扶持支柱产业,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硬环境,壮大支柱财源;二是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县的要求,积极向上争取技改、贴息、中小企业扶持等资金,加大对磷化工业、医药业、旅游业等重点行业的扶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服务促项目“落地”,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积极引进配套、关联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城镇化建设,抓好旧城改造工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2、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提高财政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继续实行委托代征的税源控管方式;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统一纳入综合预算管理;认真清理县内的房地产企业及中化开磷改扩建等项目的建安营业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严格实行按工程形象进度征税制度;加强稽查案件的查处力度和进度,对虚开交通运输发票,虚列成本抵缴所得税及少缴个人所得税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的管理,推进煤炭生产企业的整合进度,对煤矿产煤量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日常税源的征收管理,打击税收偷、逃、骗、抗及假发票案件的行为,严防假票真开、真票假开的现象发生,确保纳税人按时申报,定期缴纳,足额入库。
 
      3、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民生。一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财力安排重点向民生、“三农”、教育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社会全面发展的领域倾斜,在预算安排上做到统筹协调发展,在预算执行中按时拨付;二是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经费支出管理,合理控制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完善单位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严格控制出国考察、会议、接待、公务用车等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切实做到既保证事业发展,又减轻财政负担,不断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四是启动职工住房增量补贴,按要求规范津补贴的发放;五是搞好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创新财政管理机制,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一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非税收入改革,扩大部门预算、“乡财县管乡用”财政体制改革范围,争取在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部门预算工作,拟在养龙司、流长、西山、温泉推行“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建立供应商及专家信息库,使政府采购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力争实现横向与人行,税务联网,纵向与中央、省、市联通,建立高效、安全、规范的金财信息网络运转平台;四是稳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行政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国资收益等的管理;五是继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强化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工作;六是探索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七是制定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欠债;八是结合“乡财县管乡用”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奖惩制约办法及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5、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切实加强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监督,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完善集中支付制度,在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工作的基础上,引导乡镇做好“村账乡管”工作,规范村级收支行为,提高核算水平。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后续培训和从业资格管理工作,严格行业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社会公信力。
 
      6、进一步加强财税队伍建设,确保财税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财税业务工作,日常工作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财税干部队伍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更新知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以法治税、精心理财的思想意识。加强财税信息化建设,逐步适应现代化办公要求,努力造就一支政策清、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勤政廉洁的财税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财税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2008年财政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面临的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坚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息烽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