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关于恩施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08-04-17 来自:中国硒都网作者:本站 - 小 + 大

 
 
关于恩施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08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年1月20日在恩施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恩施市财政局局长 陈天志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各级财税部门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严格依法理财,较好的完成了各项财税工作任务,继续保持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势头,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算任务。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07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8012万元,占年计划38882万元的123.5%,比上年同期35836万元增长34 %。其中:国税完成12836万元,占年计划10826万元的118.6%,比上年同期9991万元增长28.5%;地税完成30798万元,占年计划21814万元的141.2%,比上年同期19742万元增长56 %;财政部门完成4378万元,占年计划6242万元的70.1%,比上年同期6103万元下降28.3%。
 
  2007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967万元,占调整后年计划28803万元的100.6%,比上年同期22039万元增长31.4%。其中:国税完成1991万元,占年计划1990万元的100%,比上年同期1456万元增长36.7%;地税完成22598万元,占年计划22550万元的100.2%,比上年同期14600万元增长54.8%;财政部门完成4378万元,占年计划4263万元的102.7%,比上年同期5983万元下降26.8%。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7年支出调整预算为78195万元,其中市级支出63896万元,乡镇级支出12399万元,开发区支出1900万元。
 
  2007年完成本级财政支出78288万元,比年预算增长 0.1%,比上年完成60006万元增长30.5%。其中:市级完成63346万元,乡镇(办)完成12742万元,开发区完成2200万元(含州补300万元)。支出分项如下(不含省专款):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706万元,占年预算21131万元的102.7 %,比上年支出数14346万元增长51.3%,其中:市级11341万元,乡镇(办)9621万元,开发区744万元。
 
  国防76万元,占年预算42万元的181%,比上年支出数58万元增长31%,全为市级支出。
 
  公共安全6569万元,占年预算6514万元的100.8 %,比上年支出数4388万元增长49.7%,其中:市级6559万元,开发区10万元。
 
  教育22147万元,占年预算21596万元的102.6 %,比上年支出数13143万元增长68.5%,全为市级支出。
 
  科学技术212万元,与年预算数持平,比上年支出数171万元增长24%,全为市级支出。
 
  文化体育与传媒1159万元, 占年预算1290万元的89.8%,比上年支出数838万元增长38.3%,其中:市级778万元,乡镇(办)381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4211万元,占年预算4769万元的88.3 %,比上年支出数9685万元下降56.5%,其中:市级3874万元,乡镇(办)237万元,开发区100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反映实行归口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我市2006年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科目反映的是我市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经费支出,并且转换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科目下,而我市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均未实行归口管理,故按照2007年新科目的规定,将离退休人员的经费支出反映在各相关功能科目之中,不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科目下单独反映。但按同口径比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转换后的上年支出3396增长24%.
 
      医疗卫生3976万元,占年预算3818万元的104.1 %,比上年支出数2781万元增长43%,其中:市级3965万元,乡镇(办)11万元。
 
  环境保护247万元,占年预算219万元112.8 %,比上年支出数285万元下降13.3%,其中,市级232万元,开发区15万元。主要是列收列支的排污费收入减少。
 
  城乡社区事务8570万元,占年预算8152万元的105.1 %,比上年支出数2249万元增长281.1%,其中:市级7420万元,开发区1150万元。主要是州补城建资金5000万元,补开发区300万元。
 
  农林水事务5567万元,占年预算5253万元的106%,比上年支出数4273万元增长30.3%,其中:市级4015万元,乡镇(办)1552万元。
 
  交通运输741万元,占年预算655万元的113.1%,比上年支出数532万元增长39.3%,其中:市级608万元,乡镇(办)133万元。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265万元,占年预算1265万元100 %,比上年支出数1093万元增长15.7%,其中:市级1157万元,开发区103万元。
 
  其他支出1842万元,占年预算3279万元56.2 %,比上年支出数6164万元下降70.1%,其中:市级962万元,乡镇(办)802万元,开发区78万元。支出的主要项目:农业税降点附加支出434万元,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344万元,信用社风险防范支出105万元,开发区78万元,铁路税收及交运集团退税安排支出985万元,其他调减104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1、资金来源情况
 
  2007年全市资金来源为82209万元,比年预算79595万元增长3.3%,其中: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967万元, 比调整后年预算28803万元增长0.6%。
 
  上级补助收入47611万元,比年预算44438万元增长7.1%。
 
  具体项目:中央两税返还补助2631万元,调整财政体制核定基数返还补助1782万元,原体制补助46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6469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5567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352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3245万元,取消农特税转移支付2739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3236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2116万元,单项结算补助5834万元。
 
  上年决算批复后结余5631万元。
 
  2、资金支出情况
 
  今年全市资金支出为79690万元、具体分项目:当年地方支出78288万元,单项结算上解1402万元。
 
  3、资金来源与支出相抵,当年节余2519万元(节余原因:按省州要求,省补规范津补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及政法保障补助2510万元必须作节余,由下年安排支出;当年实际节余9万元。)
 
  (四)围绕完成2007年财政预算,全市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以科学发展为要务,财政收入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根据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化征管,促进财政增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坚持培植财源与强化征管并重,定期研究财税工作,及时解决影响财税收入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一是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改革征管模式,完善税控体系,加强征管,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等现代征管手段,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税种的监管,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大力清缴欠税,确保各项收入按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财源的培植,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通过“退城进园”、出口退税等方式扶持壮大支柱企业,培育中小企业。为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涵养税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全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83.2%上升到2007年的90.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由2006年的72.8%上升到2007年的84.9%。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支持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确保了市乡两级的正常运转,确保了全市教师、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二是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支持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优先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四是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五是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支农措施,加大对“三农”支出的投入,重点用于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村人畜饮水解困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一公开”为主要内容、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严格落实粮食、农机、良种等补贴政策,对17万多农户兑付各种补贴资金4800多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3、以改革创新为抓手,财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一是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深化。在遵循讲究绩效、确保重点的原则下,扩大编制规范性部门预算单位的范围,将所有市直一级单位和乡镇(办)政府及财经所全部纳入规范性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府采购规模、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政府采购10500万元,节约资金2220.70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17.46%。三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在认真执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的基础上,2007年我们开展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全面清理检查,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三乱”行为,优化了改革发展环境,提高了财政收入质量。同时,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规定,坚持土地出让金及其他非税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了所有资金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或金库的管理目标,规范了财经秩序,增强了财政保障能力。四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们在市直单位已经实现财政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2007年4月,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办)的延伸。对预算内的公业务费用支出建立了一次申报、财政部门分月主动拨款的管理制度,从严从紧控制授权支付,2007年全市70%以上的项目支出和专款支出、80%以上的政府采购支出实现了国库集中直接支付,切实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提高了使用效益。五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通过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运营,全年实现了3000万元的国有资产营运收益目标。
 
  4、以强化监管为手段,严肃财经纪律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的监督管理,从严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一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开展了乡镇(办)财政财务收支专项检查、政府采购支出专项检查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收费行为、政府采购行为和财政内部机构财务行为。二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财政各项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对财政投入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监督,严格执行预决算评审制度,加强财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保障和救济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三是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出台了《恩施市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开展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培训,促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四是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将43项财政专项资金共计1.49亿元的分配情况和全市党政机关及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情况,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尽管这几年财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实施民生工程、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等政策性增支项目多、数额大,城市重点建设发展较快,财政收支平衡面临新的压力,市本级财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财政对事业的保障水平总体仍然不高,财政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资金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打造“和谐恩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和调控职能,坚持促进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保障民生工程实施不松劲,坚持创新财政体制机制不停步,坚持依法理财不懈怠,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财政收入
 
  2008年全市计划财政总收入54654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48012万元增长14%。其中:国税15489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12836万元增长21%;地税34865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30798万元增长13%;财政部门4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4378万元下降2%。
 
  2008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3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28967万元增长10%,其中:国税2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1991万元增长10%;地税2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22598万元增长13%;财政部门4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完成数4378万元下降2%。
 
  (二)财政支出
 
  根据测算的收入来源情况,安排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75426万元,比上年实际支出78288万元下降3.7%,其中市级支出60364万元,乡镇(办)支出12787万元,开发区支出2275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调减州补城市建设资金5000万元,州补开发区300万元暂未明确,决算批复补助未确定暂未列入,具体项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331万元,比上年支出数21706万元增长2.9%,其中:市级11891万元,乡镇(办)9671万元,开发区769万元。
 
  国防76万元,与上年支出数持平,全为市级支出。
 
  公共安全6669万元,比上年支出数6569万元增长1.5%,其中:市级6659万元,开发区10万元。
 
  教育22424万元,比上年支出数22147万元增长1.3%,全为市级支出。
 
  科学技术212万元,与上年支出数持平,全为市级支出。
 
  文化体育与传媒1209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159万元增长4.3%,其中:市级828万元,乡镇(办)381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4291万元,比上年支出数4211万元增长1.9%,其中:市级3924万元,乡镇(办)237万元,开发区130万元。
 
  医疗卫生4026万元,比上年支出数3976万元增长1.3%,全为市级支出。
 
  环境保护297万元,比上年支出数247万元增长20.2%,其中:市级282万元,开发区15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3570万元,比上年支出数8570万元下降58.3%,其中:市级2420万元,开发区1150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调减州补城市建设资金5000万元。
 
  农林水事务5767万元,比上年支出数5567万元增长3.6%,其中:市级4215万元,乡镇(办)1552万元。
 
  交通运输771万元,比上年支出数741万元增长4%,其中:市级638万元,乡镇(办)133万元。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282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265万元增长1.3%,其中:市级1162万元,开发区120万元。
 
  其他支出2501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842万元增长35.8%,其中:市级1618万元,乡镇(办)802万元,开发区81万元。主要项目:农业税降点附加支出434万元,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344万元,乡镇(办)烟叶超产奖537万元,信用社风险防范支出105万元,开发区81万元, 预备费1000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1、全市资金来源为76926万元。其中:方一般预算收入32000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40407万元,其中:中央两税返还补助2772万元,调整财政体制核定基数返还补助1782万元,原体制补助46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759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5567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352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71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2116万元,取消农特税转移支付补助2739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补助726万元,单项结算补助408万元。
 
  上年节余2519万元。
 
  调入暂存款2000万元。
 
  2、资金运用情况
 
  全市资金运用为76926万元,其中本级支出75426万元,单项结算上解1500万元(含开发区2008年上解300万元)。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2008年的财税工作,圆满完成预算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到“五个坚持”:
 
  (一) 坚持又好又快,促进科学发展不动摇。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始终是财政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为此,必须坚持又好又快,通过改进和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做到财政增长与“两个比重提高”同步,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形势、税源状况衔接,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可持续、强后劲、快增长的要求。改进投入方式,提高工业园区产出效能;改进招商鼓励方式,提高招商成功比率;改进收入调度方式,提高组织收入效率;改进项目监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以上举措,力促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为财政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二) 坚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收入任务目标的完成。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税收征管,理顺税收征管秩序。严格收入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监督,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部门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严禁越权减税、免税、缓税等变相减免税行为,切实维护税法的统一性、严肃性。加强税收稽查工作,打击各种偷税、逃税、抗税行为,加大查处涉税案件的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三)坚持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优先保证干部职工、教师和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党政机关的基本运转,农村义务教育和政法机关的最低经费保障。科学筹集和调度资金,积极支持工业园区、新农村、城市重点项目和旅游开发建设,认真落实兑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三农”、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让城乡群众更多地分享我市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支农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三农”财税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支农资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发展。大力支持发展乡镇经济,增强基层政权的保障和自给能力,逐步化解乡村债务,维护社会稳定。
 
  (四) 坚持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编制规范性部门预算单位的范围,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原则,在提高单位公用经费标准的同时,严格控制单位项目支出,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水平和执行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难事、办急事,确保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改善民生、“三农”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二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确保收支直达。在全市市直各单位和各乡镇(办)都已开通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基础上,对工程结算、项目资金、专项资金、采购价款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全市70%以上的项目支出和专款支出、80%以上的政府采购支出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遏制挪用项目经费和各项专款的行为发生,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效益,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查政府采购预算,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严重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行为,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净化政府采购市场。四是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非税收入征缴办法,严格票据源头管理,严格实行收(罚)缴分离,所有资金必须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加大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力度,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搞好统筹规划和收储整理,通过组织合理调剂、有效整合、公开拍卖、竞租等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增加国有资产营运净收益。六是确保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转,加大对村级组织的投入。
 
  (五)坚持依法理财,严肃财经纪律。开展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年活动,加强对乡镇(办)财政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将财政监督检查与财政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创新财政监督工作的方法和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强化对各预算单位支出行为的监管,努力促进增收节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损失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各项规定,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秩序。抓好《会计法》执法检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市乡债务的管理。继续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
 
  各位代表,恩施发展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对于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充分的信心,更加努力的工作,把本次大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构建和谐恩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