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关于杭州市及市本级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时间:2008-04-15 来自:杭州日报 2008-03-06作者:本站 - 小 + 大

 
(2008年2月26日在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78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全市各级财政均实现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2007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20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市本级地方财政支出完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执行结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318.95亿元,完成计划的133.9%;政府性基金支出273.59亿元,完成计划的106.7%。
 
  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财源基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调整工业扶持资金支持方向,共安排8.44亿元支持企业发展。二是投入5.08亿元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加强地方税费征收管理。四是优化投资政策环境,完善税收一体化征收机制,推出“同城通办”业务。
 
  (二)优化支出结构,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一是支持文化事业,安排各项文化事业经费2.67亿元。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市级教育经费投入11.58亿元。三是支持科技事业,市级科学技术投入4.8亿元。四是支持卫生事业,市级卫生经费投入7.02亿元。五是支持体育事业,市级投入体育事业经费2.28亿元。
 
  (三)破解“七难问题”,保障民生工程改善。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安排社会保障专项支出14.3亿元, 还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投入45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降低群众医疗费用。三是安排1370万元促进教育公平化,拨付1524万元用于职业教育助学奖学金,安排1000万元扶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四是安排1.52亿元用于廉租房等建设,支出2亿元用于危旧房改造,缓解群众住房困难。五是按照“公交优先”的目标,购买公交服务3.4亿元。安排7.5亿元公共交通建设资金,缓解行路难矛盾。
 
  (四)打造“宜居城市”,提高城乡环境生活品质。一是筹措和投入67.1亿元资金,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资金需求。二是市本级筹资11.27亿元,保障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当年全市各出资主体共投入23.4亿元。三是继续支持西湖、西溪、运河三大综保工程实施,推进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四是市级投入2亿元用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生态补偿。五是筹集2亿元水利建设资金,实施清水河道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补助。六是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入。
 
  此外,投入8.5亿元保障平安杭州建设。
 
  (五)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重点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村庄整治和杭千、杭徽高速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完善农村帮扶工程。
 
  (六)深化财税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一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二是完成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税收征管关系,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分配。三是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从4月份开始对土地出让总价款全额缴入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四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完成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规范我市资产处置行为。五是加强财政绩效评价管理。探索项目绩效评价试点,拓展财政评审工作。六是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七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加强会计管理监督,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二、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杭州市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796.05亿元和393.4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5%。按新财政体制测算的2008年市本级可用资金为 102.7亿元,安排财政支出预算102.7亿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4.02亿元,增长15.8%。
 
  支出预算安排中,确保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和支农支出等法定支出安排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00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559.76亿元,增长75.5%;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517.78亿元,增长89.3%。
  
  三、2008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一)支农惠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支农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本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亿元。二是巩固和完善财政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继续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扶持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坚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体制激励、优质服务有机结合,支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率先向“三、二、一”转变。二是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资金和财税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三是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投入,支持节能产业发展,探索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机制。四是支持创投机构、科技孵化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三)优化服务,提升企业创业的财税环境。一是更多扶持“亩产税收”贡献高的产业和行业。重视土地资金的征收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二是整合各类要素和资源,进一步方便纳税人。三是做好涉税事项“同城通办”。拓展网上办税等便民业务。四是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变化,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切实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五是加强财税政策的宣传,提升财税政策服务水平。
 
  (四)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一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公共财政服务功能,确保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民生。二是围绕 “一名城、四强市” 建设,加大文化和教科卫体事业的财政投入。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安排15.87亿元,重点用于保障率先建立“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制度的贯彻落实,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四是增加财政投入支持“七难”问题破解。保障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筹资7.24亿元保障廉租房租金补贴和廉租房建设,4.5亿元支持危旧房改善工程,10.78亿元支持背街小巷、截污纳管等城市整治改善工程。投入13.1亿元推进公交优先,实现余杭和萧山与主城区的公交一体化。五是加大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三年投入40亿元社会事业发展资金,主要保障新建三所甲级医院、体育场馆、青少年发展中心等。落实62.3亿元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缓解城市发展瓶颈。加大提升环境的投入,支持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六是支持“平安杭州”建设。落实资金9.65亿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依法理财,构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一是进一步理顺税收征管关系,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二是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范围,规范和完善财政预算决策机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切实加强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管理,完善土地出让金的全额预算管理,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预算。四是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五是注意规避政府负债风险,强化各级政府负债规模的控制,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六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会管理,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