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关于淮北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时间:2008-04-15 来自:www.ahhbrd.gov.cn作者:本站 - 小 + 大

 

                                          市人大财经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程国全


    淮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淮北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在会前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大会财经审查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一、关于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35.5亿元,为计划的101.7%,比上年实际增长13.9%;财政支出预计完成26亿元,为预算的132.0%,比上年实际增长14.0%。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市本级一般地方收入预计完成9.8亿元,为预算的102.7%,比上年实际增长10.1%;市本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119亿元,为预算的137.1%,比上年实际增长1.7%。市直部门非税收入预计完成3.83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3.5%;支出预计完成3.69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9%。


    2007年,市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各项决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财税征收力度,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8%的基础上,全市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3.9%,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财经审查委员会认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采取的各项措施也积极有效:一是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行全口径综合部门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制度,深化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和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明显提升;二是突出重点,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千方百计保障开发区、工业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支出,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六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四是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的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使用逐步规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财政运行及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都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销规模,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难度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仍然不够规范;财政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使用财政资金不讲究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财政监督管理有待深化。


    二、关于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全市预算。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40.3亿元,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13%以上,其中一般地方收入预算17.5亿元,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13.6%;全市财政支出预算23.9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1.3%。


    (二)市本级预算。市本级一般地方收入预算10.6亿元,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8.1%,比上年预算安排增长11.1%;扣除上级转移性收支因素,市本级财力预计为9.8亿元,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9.8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2.9%。根据现行财政体制,2008年财政预算及市本级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财经审查委员会认为,2008年预算草案指导思想明确,符合《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了积极稳妥、公共财政、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有保有压的原则,凸显出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取向,体现了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预算收入安排稳妥,支出结构较为合理,为实现2008年预算所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


    根据以上审查,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关于淮北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8年市级预算草案。


    三、关于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的建议


    (一)积极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要继续深入实施“3588”工业振兴计划,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热潮,实现产业经济快速增长。继续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现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培育更多新的财源。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做好税源调查,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切实做到依法征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遏制铺张浪费行为,压缩会议费、招待费等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新农村建设、开发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支出的需要。继续实施好六大民生工程,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公共财政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在财政局内部落实三权分离、三线运行的预算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资金支付率;增加政府采购批量和规模,优先采购节能产品,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支出比重;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职能作用,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增强融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管,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进部门综合预算,做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四)进一步严格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淮北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试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考核,规范财政投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全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财政投融资监管,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认真整改财政同级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财政运行的透明度,促进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