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推进预算编制改革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时间:2008-03-25 来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作者:ALAN - 小 + 大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为加强预算管理,真正做到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科学理财,必须积极探索新的预算编制办法,规范政府分配行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预算管理;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一是预算编制时间短,编制粗,项目论证不充分,多数资金落实不到具体项目,造成支出进度慢。二是编制方法不科学,“基数加增长”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之间的分配格局,制约了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三是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统筹安排使用程度低,政府预算内容不完整。四是资金分配交叉分散,难以实施整体控制和监督。


五是预算执行不严肃,部门有项目就报,没钱就要,资金使用效益难以提高。为克服以上弊端,聊城市财政局积极探索新的预算编制办法,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规范政府分配行为,以推进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建立了全新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1.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 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包括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和专项支出预算;包括预算内拨款、预算外核拨资金和部门其他收支。部门预算要点就是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保证部门预算完整。


2.实行综合预算,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主要内容是:预算安排统筹考虑部门预算内外资金,将预算内拨款、预算外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预算收入;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支出需求,先由财政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预算支出包括由财政部门按部门资金需求及财力情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事业发展顺序和定额核定。


3.实行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的准确性 部门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款项的支出需求。对个人工资性支出,按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按定额加系数和项目编制;事业发展和建设性项目,要进行项目论证,结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类排队,制定滚动项目发展计划,年度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


4.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严肃性 预算确定、批复后,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严禁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财政批复预算后,部门要严格执行,并切实批复到基层单位,不得再搞二次预算调整。预算要落实到项目,项目之间一般不得调整。


5.实行集中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的统一性 一是实行单位银行账户财政审批制度,单位各项资金统一归口财务部门管理。二是财政部门内部所有资金账户统一归口管理,并减少账户数量。三是改变财政性资金单一以货币形式向单位直接供给的格局,探索不同的管理办法:人员工资委托银行代发;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专项资金推行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合同管理。


二、预算管理改革的成效和意义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市初步构建了新的预算管理框架,全面系统地摸清了市直部门的基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部门之间支出水平差异,调整了支出结构,缓解了收支矛盾,增强了单位的预算意识,取得了初步成效。从长远看,预算管理改革涵义深远:


1.有助于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行为,推进依法理财


2.有助于人大和财政履行监督职责,推进民主理财 预算管理改革后,预算由原来的几页纸变成了厚厚的一本书,人大代表在审查预算时,不再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而是一本明白帐,使人大代表能够真正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实现民主理财。财政部门一方面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财政监督,另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较细,也便于财政监督。


3.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实施,能够使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急需的项目,扩大政府可调控资金的规模,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由于年初预算落实到具体项目,可以加快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有助于转变财政职能,从更高层次上理财 通过年初把预算编制到部门、编制到项目,财政部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执行预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参与行业发展规划和项目选择确定等重点方面。


5.有助于从制度上和管理上推进廉政建设 把所有财政资金公开、公正、透明地分配,而且通过部门建议、财政审核、政府和党委研究、人大通过等多个关口,保证了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这就从源头上、机制上创造了铲除腐败的条件,促进了廉政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科学探究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