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06 来自:长江商报作者:huang - 小 + 大
到处都有疑似“年底突击花钱”。对于“年底突击花钱”情况不严重的广东省,日前,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上线《民声热线》时明确表态,下一步将推动实施“零基预算”,封堵“年底突击花钱”。(12月7日《广州日报》)
近些年来,每到年底,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花钱如流水,甚至于频繁出现政府采购价比市场价明显要贵要高的怪象。人们就把“年底突击花钱”归咎于政府预算身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通行的预算方式是“基数预算”,即:每一年的预算视上一年度的收支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单位去年预算没有花完,节约下来的不仅全部上交,而且第二年的预算可能会因此削减。如此一来,一些部门为了确保来年财政预算不降低,就会设法花完预算,至于钱花得是否合理合规,则不是考虑的重点。
“零基预算”就恰恰相反,它是一切从零开始,该花多少钱,钱用在哪些方面,与上个预算年度无关。也就是说,不看过去,只看未来,看新的预算年度有多少事情要做。然后,对这些事情不管新旧,统统重新进行评估,重新编制预算,以达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获得最佳效益,可谓是一次驱弊求利的探索。
从理论上来说,“零基预算”显然比“基数预算”进了一大步,它不仅可以消除存在于一些部门的“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必然会影响到第二年的预算编制”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等方面的认识偏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政府的预算财尽其用的目的。
然而也必须看到,“突击花钱”固然有编制预算方面的因素,但不是必然,在一定层面来说预算方式不过是“突击花钱”的挡箭牌。其实,“突击花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财政预算审核监督不力,预算执行不公开、不透明,公众的参与度、知情权不高。这就为“突击花钱”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也就是说,“零基预算”对于封堵“突击花钱”只能算是第一步,而不是最根本。
从根本上封堵“突击花钱”之怪现状,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即:加大财政预算审核监督力度,增加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和知情权。与此同时,加大预算执行问责,只有让那些想“突击花钱”的人不能花,不敢花,才能从根本上封堵住“突击花钱”乱象。
原文地址:http://news.cnxianzai.com/2012/01/372939.html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