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透明 - 更好的社会 - 更好的生活
当前位置: > 文章

[聚焦]审计报告:92个单位挪用资金27.54亿元

时间:2007-05-06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7年06月28日作者: 本站 - 小 + 大

[聚焦]审计报告:92个单位挪用资金27.54亿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7年06月28日 06:54 http://www.china-cbn.com
审计报告显示:预算外资金成隐患多发区

张馨月

  在我国目前预算不完整情况下,大量应该纳入预算但实际成为预算外资金已经成为审计报告揭示问题隐患的多发区。
  昨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一些地方和部门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还比较大,部分资金分配和使用脱离预算管理。

  预算待完整

  其中,2006年,财政部在部门预算之外,按国债发行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国债发行业务经费4500万元,安排人民银行3615万元、财政部885万元,主要用于职工补贴、宣传费、会议费等日常开支。
  财政部应缴未缴预算收入45.36亿元。具体是:国债转贷资金回收专户存款利息16.11亿元,14家中央外贸企业1999年以前欠缴中央财政的利润等29.19亿元,国家农发办截至2005年底取得的投资参股产业化经营项目股权收益分红599.11万元。
  2006年,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138.8亿元,支出110.28亿元,主要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医疗补助等。中央财政统借统还外债借款7.37亿元安排的项目支出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还贷准备金年末余额493.13亿元,以上两项均未进入预算。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一位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预算不完整这是我国预算体系存在的比较大的缺陷,大量资金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比如一些行政收费,一些单位下属国有资产在市场上的收益,但性质却属于财政资金,这部分资金的监管没有预算内的严格,有的单位自己安排自己花了,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因此在审计中加大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力度,以促进预算更加完整更加科学。
  正在修订中的《预算法》在总体思路上是要加强预算的完整性,“但是预算法修订出台目前还没有时间表,而且真正执行还有一定的过程。” 上述研究员说。

  预算编制待细化

  报告显示,年初预算不够细化、年度执行中追加较多、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在中央本级预算中已存在多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
  2004至2006年,财政部在预算中安排下岗职工微利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5亿元,实际执行2.85亿元,仅占5.2%。
  2006年,财政部在年度预算执行中追加部门预算816.5亿元,占年初批复部门预算的12%。
  国家发改委也暴露出此类问题:2006年10月,发改委批复宜昌至万州铁路项目建设调整方案,将国务院确定的项目概算总投资由167亿元增加到225.7亿元,增幅达35.1%。在4家“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项目建设管理中,发改委未报经国务院批准自行将总投资调增28.5%。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报告时表示,财政部追加部门预算、部分年初预算资金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预算中安排的下岗职工微利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执行率低以及部分中央部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的问题,反映出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和合理;财政部以前年度安排未用和结余的项目资金长期挂账、应缴未缴预算收入、在部门预算之外安排资金,发改委未报经批准调整概算、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中央部门挤占挪用预算资金等问题,反映出预算执行不严格。
  报告中指出了这些问题的不良后果:“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不利于政府和人大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容易产生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影响了中央预算的完整性”。 并建议财政部要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进一步细化预算,提高年初预算资金分配的到位率。中央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打好预算编制基础;逐步公开部门预算,建立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机制;加强支出预算的测算,并按照批复的预算严格执行,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
  “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和我们目前的预算编制水平有关,这个问题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过总体上在进步。”上述研究员说。


附表 2006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

  违规部门 违规问题 涉及金额
  烟草局、教育部等19个部门 预算不细化、不完整和批复不及时等 190.03亿元
  发改委、文化部等25个部门所属92个单位 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27.54亿元
  中科院、水利部等13个部门所属50个单位 对外投资管理不严,转制不规范等 22.84亿元
  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4个部门所属5个单位 未经批准和超标准超概算建办公楼等 17.39亿元
  南水北调办、海关总署等33个部门 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8.59亿元
  供销总社、新闻出版总署等15个部门 截留、少报和转移资金 3.94亿元
  农业部、国资委等11个部门所属16个单位 违规收费或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2.49亿元
  卫生部、国家信息中心等12个部门 违规收费或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1.85亿元
  环保总局、烟草局、民航总局3个部门 多报多领财政资金 8489.20万元

中央部门所属单位依托权力收费 审计署直指行政体制改革未到位

孙荣飞

  针对中央部门所属单位,去年审计署侧重于审查所拨付财政资金的骗取、挤占挪用、浪费等行为,今年则把矛头指向了依托所靠部门权力乱收费、垄断资源等深层问题。
  昨天公布的《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目前中央部门所属单位在设立和管理中三个问题比较严重。
  一是一些部门的部分行政职能由所属单位承担。审计署抽查25个部门发现,有11个部门所属的73个事业单位承担了部分审批、监督、管理等行政职能;有3个部门所属的10个社团组织利用挂靠在中央部门的特殊地位和日常工作联系,直接或间接参与行使了部分行政职能;有7个部门所属的42个各类中心办理了部分本应由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承办的技术性、事务性公共服务职能。截至2006年底,上述125个所属单位通过代行行政职能,取得收入4.56亿元。
  二是一些部门办实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据对25个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许多部门及所属单位兴办了一些经济实体,在这些实体中,有22个是部门(含内设司局)直接开办或管理的。许多实体依附于机关相关职能和资源,其经营范围和业务活动与部门及所属单位履行职责、分配和使用资金等业务工作相关,还有一些实体垄断了某些行业的相关领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三是所属单位依托部门权力收费的现象比较突出。抽查26个部门所属的138个单位的收费情况发现,有5个部门将享有的收费权转移、分散到下级单位,涉及收费4.84亿元,仅2005和2006年,这些单位就因此受益1.15亿元;有12个部门所属或管理的28个单位依托部门的权力、影响及公共资源等收取费用,涉及45个收费项目,仅2006年收费就达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调查表明,收费已成为一些部门所属单位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有的甚至依靠收费生存。
  对此,一位编制系统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因而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很多成本最后摊到事业单位头上,但事业单位改革又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来应对问题。因此除了对财政拨付资金做些文章外,自然想方设法拓展其他渠道获取收入。
  审计署分析原因时也表示,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所属单位成为消化部门分流人员的重要途径。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专家汪玉凯表示,由于许多所属单位离开部门的资金、政策支持和权力影响很难生存,使得政府既不能有效行使其公共服务职能,又阻断了那些本应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行业改革之路,严重影响了真正服务性协会的成长。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行业协会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要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目前尚合署办公的要限期分开。
  上述编制系统人士向本报透露,由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问题错综复杂,中央目前的思路是,鼓励各地积极试点创新。
  据了解,国资委正在积极制定《关于规范行业协会暂行办法》,以调整规范所管的十大国家级行业协会及分会。


审计发现3银行155.61亿元违法违规

韩圣海

  三家银行均表示,此次审计署审计的结果不会对其整体经营业绩及已公布的财务报表构成影响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昨日表示,审计署在对中国银行(601988.SH)、交通银行(601388.SH)和招商银行(600036.SH)2005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时,共发现各类违法违规问题155.61亿元。 
  审计署通过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主要集中房地产信贷、结算等领域。
  房地产信贷业务方面共发现违法违规问题51亿元,一些银行分支机构未能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信贷政策,有的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放贷,有的违规向土地储备机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有的发放虚假个人按揭贷款,或违规提供“优惠”按揭贷款。还有一些单位通过委托贷款将信贷资金违规投入了房地产市场,如上海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就将从招行上海静安寺支行取得的年利率为5.022%的流动资金贷款2.9亿元,以委托贷款方式,按8%年利率转贷给了房产公司。 
  结算业务方面的违规问题也较普遍。审计发现,涉及结算的违规问题有21.5亿元。一些银行分支机构为争夺客户和存款,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开立账户、大额提现和汇款转账等业务,给一些单位和个人虚假验资、违规套现等提供了便利。有的银行分支机构在办理结汇业务中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得以通过频繁小额结汇等手段逃避外汇监管。 
  此外,审计还发现各类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37起,涉案金额102.49亿元,涉案责任人55名,查出会计核算不实问题9亿元,私设“小金库”3.29亿元。 
  目前,上述三家被审计银行均已对审计署的相关审计情况进行了公告。 
  交行称,已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各级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目前,审计指出的各项问题已经整改,涉及贷款大部分已收回,尚未收回的均有充足的资产保全措施,并已足额计提减值准备,相关责任人已受到严肃处理。
  招行则称,收到《审计报告》后,多次专题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相关问题责任人已被严肃查处,招行也进一步改进了贷款“三查”管理,强化了贷款资金用途的审查管理,涉及违规发放和被挪用的贷款,已全部收回或结清,个别违规办理结算的账户和管理有缺失的存款账户,全部作了销户处理。 
  中行方面也表示,此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大部分在2004年中行股份制改革以前,其中涉及违规发放的贷款,目前大部分已经收回、剥离或结清,未收回部分中的不良贷款,已经在以前年度计提了足够的减值准备。 
  上述三家银行均表示,此次审计署审计的结果不会对其整体经营业绩及已公布的财务报表构成影响。 
  在审计发现相关问题的同时,李金华也表示:“3家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较好地实现了资产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地方办事中央掏钱” 审计揭示体制之困


张馨月

  “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财税体制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李金华在作审计报告时如是说。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看,查出的很多问题实质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如报告反映的“财政部、税务总局批准6户金融保险企业,用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职工工资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扣除额,致使这些企业纳税工资扣除额大大高于未实行这种办法的企业,减少了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并不属于违反税法等法律的规定,但这一做法,客观上“有悖公平税负原则,也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行业收入分配的作用”,是属于合法不合理的问题。 
  报告反映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中,“有些地区根据当地情况对已批准的项目作了部分调整,虽不符合有关规定,但符合实际需要”。这是属于合理不合法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央财政补助5省(区)的190项专项转移支付中,有53项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涉及资金56.66亿元;按项目分配的有92项,涉及资金299.22亿元,具体分配到30818个项目单位。其中10万元以下的项目9415个,平均每个项目仅3.4万元。 
  “这里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划分的问题,10万元以下的项目这么多,地方的项目占大多数,但是审批集中在中央。形成了‘办事的是地方,掏钱的是中央’。”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一位研究员表示,中央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且政府层级越多,信息不对称就会放大,所以决策和客观事实、现实需要存在偏差,造成了被动挪用等状况发生。 
  审计暴露出的财税体制问题还有一系列的财政权限的决策上划分和制约不清楚。 
  该研究员表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财政部国债发行业务经费问题,自己收取自己用。和自己的利益相关,但是不受任何制约。 
  “国债发行业务经费没有任何规定,是体制上的空白,还有随意追加投资问题,一些有规定的不遵守可以变成事实,还是说明制度是有缺陷的,缺乏有效的制衡。”他建议对建议有预算决策权的部门,应当设立相应的部门通过法律授权来审核监管这些部门自己的预算。 
  上述审计署负责人表示,报告反映的中央部门所属单位审计调查情况,很多问题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行政职能界定不清,对部门行使权力的监督不到位”造成的,很多问题是由于“部门所属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完全理顺”、“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所属单位成为消化部门分流人员的重要途径”而引发的。 
  该研究员表示,审计暴露出关于行政体制的问题包括:政府和所属单位的关系,没有真正厘清,很多“父子关系”,界限没有划分;政府职能和所属单位的职能也不清楚,一部分政府职能由下属单位行使,要弄清政府的边界在哪里。 
  “这些是事业单位改革当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上述审计科研所的研究员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省佛山市预算绩效监控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预算网

属公益性网站,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本站 .

粤ICP备11052838号-1  |  邮箱: info@budgetofchina.com |  电话:0755 3301 1773  |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杭钢富春“中国预算.com”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