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问题、公共预算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也是具有政治性、公共性、专业化的一门学问。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已基本形成,公共财政改革也逐渐进入深水区,从政府预算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向全口径、透明化、监督参与型方向转变。
2016年1月1日,新《预算法》正式实施一周年。《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项目迄今已成功举办六期,25位来自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内专家参与授课,来自全国19个城市90家主流媒体的175位采编骨干参加培训,平均到课率超95%,学员满意度达100%,在业内外收到良好反响,得到国家财政部的高度关注。
一
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最忙碌的莫过于中外记者,各路媒体“十八般武器”齐上阵,记者也已经成为两会现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政府预算基础及其解读》媒体公益培训项目的学员参与报道今年两会的人数近30人,占总共八期培训学员人数的13%左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部分学员记者(黄浦小伙伴)的风采吧。
南都记者吴斌:我们注意到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重启至今已经开了62次,座谈会的很多议题在我们看来选择的切入点很小也很实在,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请问发言人,这些议题都是怎么被选出来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又是如何影响国家决策的?
“双周座谈会”每次只有3个来小时,所以不能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大问题,要小切口,但要大视野,双周座谈会选择的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从关系全局的小问题出发。双周协商会不是一个决策机制,但这个机制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记者张棉棉:最近中央反复强调“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请问强调“稳”是否意味着深化改革的步伐会放缓,会不会为了稳增长而放慢改革、放缓调结构的步伐?谢谢。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用几句话可以简要概括: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凸显,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内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多种矛盾叠加,各种风险交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是主基调,是在‘稳’的前提下求进。‘进’是目的,是大势。”我们强调“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敢作为,而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要有所进取,以“进”来促“稳”。
三
南都记者商西: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有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请问有没有这方面的立法规划?谢谢。
今年准备对网络安全法开展执法检查,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现在社会上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是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欺诈。通过执法检查,要推动更加严格的执行法律。确实现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发展很快,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谢谢。
四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个人所得税今年有哪些进展,是否会提升个税免征额?
(3月7日上午9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部长助理戴柏华答记者问)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总的思路是个人所得税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基本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还将考虑制定另一项新的政策,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那么,对于其他方面的收入项目、所得项目,比如财产转让等,我们考虑继续实行分类征收。
五
这是网络媒体的代表。现在确实有很多新事物,面对新事物,外交部从来不会落伍,也不会缺席。新媒体正在风靡世界,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赶上这股潮流。目前,“外交小灵通”已经拥有了1200多万“通心粉”,外交部以及驻外使领馆开通了130多个新媒体账户,其中就包括人气很高的“领事直通车”微信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我们第一时间把国际时事、领事保护、对外合作等民众关心的资讯“送货上门”,同时我们快速地回收各种意见建议,甚至是吐槽。可以说新媒体使外交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在外交部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更为直接的互动桥梁。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不变的宗旨,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新媒体,打造更多倾听民意的“顺风耳”,开设更多服务民众的“直通车”,开辟更多海外领保的“生命线”。
文章来源:【两会速递】“黄浦”学员在现场
下一篇:财权监督与国运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