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是一所主要承担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及开发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任务的学科较齐全,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机构。其所属有15个专业研究机构,拥有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农业部高技术实验室及中心、9个农业部原种基地和良种场,以及资源圃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为北京市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了优势较为突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农业科研体系。其主要职责是坚持“开放有序、运转高效、创新突出、支撑有力”的办院方针,以服务“三农”和北京郊区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把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促发展,以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创新机制、形成特色,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人员构成情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部门事业编制1550人,实际1063人;聘用人员543人。离退休人员792人,其中:离休22人,退休770人。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3年收入预算65647.55万元,比2012年61544.67万元增长6.67%。其中:财政拨款34680.86万元比2012年30585.13万元增加4095.73万元;统筹结余资金8153.85万元比2012年5634.26万元增加2519.59万元;其他资金22812.85万元比2012年25325.28万元减少2512.43万元。其他资金收入主要为科研能力建设项目,为我院承担的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蔬菜良种创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都市农业果树新品种选育及科技示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实验站建设、农民远程教育平台运转项目等项目。
三、支出预算说明
2013年基本支出预算33869.72万元,占总支出预算51.59%,比2012年29610.37万元增加4259.36万元,项目支出预算31777.83万元,比2012年31934.3万元减少156.47万元。。项目支出预算主要是“创新能力建设--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等经费,以及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建设经费等。减少原因主要是科研能力项目经费较上年有所减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
|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 因公出国(境)费用 | 公务 接待费 |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 |
公务用车 购置费 | 公务用车 运行维护费 | ||||
2012年 | 404.13 | 0 | 97.11 | 95.60 | 211.42 |
2013年 | 403.83 | 0 | 97.11 | 95.60 | 211.12 |
关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的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事业和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两个所属单位。
二、“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403.83万元,比2012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0.3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13年预算数与2012年预算数均为0万元。
2、公务接待费。2013年预算数97.11万元,与2012年预算数97.11万元持平。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13年预算数306.7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13年预算数95.60万元,与2012预算数95.60万元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3年预算数211.12万元,比2012年预算数211.42万元减少0.3万元,主要原因是车辆保险费有所变化。
原文地址:http://zhengwu.beijing.gov.cn/zjgl/ys/2013/t1306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