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省政协是我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省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省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对我省大政方针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其形式主要有:省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及根据需要召开的由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商会议、书面协商等。民主监督是对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其形式主要有:省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等。参政议政主要是选择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积极主动地向党政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2013年主要工作 1、精心组织政治协商。围绕“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目标,就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协商讨论。全年共召开全体会议1次,常委会议4次,主席会议12次。其中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主席专题协商会议各2次。通过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2、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围绕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开展1-2次专题民主监督活动,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有关问题的解决。同时,选聘若干名政协委员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监督人员。 3、认真搞好调研视察。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题,确定30个左右发展所需、群众所想、政协所能的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由省政协领导带队,组织2-3次委员集中视察,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提出建议。 4、着力加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和推动委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的提案。省政协十一届一次次会议期间,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委会和政协委员提交提案714件。其中,安排主席、副主席以及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12件。重视做好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反馈工作,全年共编报《社情民意》简报100期左右,及时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推动一些问题的有效解决。 5、扎实做好文史资料等工作。编辑出版《钟山风雨》杂志6期,做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文史资料选编以及第二轮《政协志》编纂工作,参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协作项目。继续发挥昆评室、书画室的平台作用。 6、大力开展对外交往和海外联谊活动。组织省政协港澳委员开展联谊活动、进行专题视察。开展港澳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对台交流工作。做好新生代华侨华人工作。组团或参与组团5-8批,组织相关人员出访一些国家和地区。 7、注重发挥党派团体作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全省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协商议政平台,积极发表见解和主张。充分反映和重点办理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提出的提案、提交的大会发言以及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 8、不断丰富界别活动内容。围绕省委、省政府重视,群众普遍关心和本界别关注的重要问题,组织委员开展学习座谈、调研视察等活动;鼓励以界别名义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材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省政协30个界别每年分别组织界别活动2-3次。 9、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举办委员学习研讨班4-6期,编印《学习资料》18期左右,组织和推动委员深入学习。举行委员活动日2次,为委员知情出力搭建平台。围绕常委会议议题,组织召开2次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结合建军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军队、教育界等委员召开座谈会,举办联谊活动。组织宁外委员开展异地视察6次。 10、努力提升专委会工作水平。召开专委会主任、副主任联席会议2次。各专委会围绕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委员学习研讨、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出版文史资料、加强团结联谊等经常性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主题帮教、软课题研究、扶贫义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 11、持续推进“三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文化型、健康型”机关建设活动,举办“名人名家讲座”10期左右。继续做好《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孩子你好吗》、《欢度百岁——江苏长寿老人风采》四本书的宣传发行工作。完成以江苏历史文化纵览为内容一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关心机关老干部的学习、生活。做好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 12、积极开展政协理论研究与宣传。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召开换届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围绕全省政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学习会2次;组织理事在省内外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40多次;编印《会讯》20多期。加强对政协例会的宣传,扎实做好政协日常新闻宣传工作;办好新华日报《团结与民主》专版(每月一期);编辑出版《江苏政协》杂志月刊,赠送给省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加强机关信息网络建设,办好江苏省政协门户网站。 13、切实加强对市县政协工作的指导。举行常委会议和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邀请各市政协负责人列席、县(市、区)政协负责人轮流列席。召开全省政协秘书长座谈会、全省政协研究室主任座谈会、全省政协后勤工作座谈会各1次。10个专门委员会也分别召开1次全省性工作座谈会。编印《信息与动态》20多期。 (三)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省政协主要由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组成,现有界别30个,政协委员795名,主席1名、副主席9名、秘书长1名,常委147名。省政协下设办公厅、研究室和10个专门委员会。现有处室21个,编制282名,其中:行政编制157名,行政附属编制90名,事业编制35名。机关现有工作人员235名,离退休人员116名,退职人员1名。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 省政协办公厅2013年部门预算由省政协办公厅机关、研究室和10个专门委员会预算组成。预算编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政协中心工作,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坚持以《预算法》为准则,逐步完善“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预算监督制度化”的内部管理机制。坚持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厉行节约、注重绩效、依法理财、公开透明为原则,收支全部纳入预算,优先保障正常运转和省政协党组确定事项。压缩一般消耗性支出,推进绩效目标管理。规范预算编制和审核程序,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二、2013年度部门预算表 本表按统一规定的财政供给政策、资金来源渠道和开支标准编制,并已经省人大审议通过。 2013年度江苏省省级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部门: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单位:万元
2013年度江苏省省级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部门: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单位:万元
(一)2013年省政协办公厅预算收入8,072.7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7,992.77万元,专户管理非税资金80万元。 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是指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专户管理非税资金,是指机关的内部刊物发行、会场租赁等零星收入。 (二)2013年省政协办公厅预算总支出8,072.77万元。按支出用途分为:基本支出4,726.83万元,项目支出3,239.10万元,单位预留机动经费106.84万元。 按支出功能科目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09.7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4.7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08.25万元。 1、基本支出是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是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单位预留机动经费是指按照省级预算编制的统一要求,用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增人调资和公用经费缺口以及新增工作业务经费等支出。 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是指保障省政协办公厅机关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和特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的支出。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指省政协办公厅机关离退休人员支出等。 6、住房保障支出,是指省政协办公厅机关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用于住房改革方面的支出,包括按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发放的提租补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