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部门预算情况
根据《预算法》和《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省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结合本部门2013年工作实际,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皖政办〔2009〕78号)文件规定,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提高全省质量水平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技术规范工作。
(二)承担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负责质量宏观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质量振兴工作,推进名牌发展战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调查,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三)负责统一管理全省标准化工作,组织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标准并监督检查;负责地方标准的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负责管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四)负责统一管理全省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依法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负责规范和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五)承担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的责任,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六)负责全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风险监控、省级监督抽查等工作;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和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仲裁检验、鉴定,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按分工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根据省政府授权,组织协调全省有关专项打假活动。
(七)承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八)负责统一管理和监督全省的质量认证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认证认可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强制性认证工作,依法对质量检验机构及相关社会中介组织进行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对质量认证产品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省以下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
(九)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的科技发展和技术机构建设规划,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引进工作。
(十)负责全省质监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质监系统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十一)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是:全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我省质量总体水平为目标,围绕“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全面履行职能,立足以质取胜,创新发展思路,狠抓两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自主创新,促进奋力崛起,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贯彻《质量发展纲要》,进一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国务院于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和地区实力的显著标志。全社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质量工作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要学习好《质量发展纲要》。各级质监部门要把学习活动与解决本地区突出的质量问题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质量发展纲要》的理解;要宣传好《质量发展纲要》,努力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要贯彻好《质量发展纲要》,谋在质监、干在质监,要突出建设质量强省的目标。同时要着重抓好五件事:
一是深入实施质量奖励制度。抓紧完成首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后续工作,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为全省企业树立卓越质量标杆。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名牌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名牌评价工作机制,继续将名牌评价范围向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拓展。三是建设好质监业务综合信息平台。组建基于组织机构代码的质监业务综合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质监系统业务信息互通与共享,积极做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四是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突出抓好建立安徽省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安徽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等重点工作。五是创新开展质量月活动。开展一系列有声势、有规模、有档次、有影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把今年的质量月活动推向高潮,集中宣传质量工作辉煌成就,集中展现质量卫士风采。
(二)加大科学管控力度,进一步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企业质量安全定期报告制度,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根据本地区的重点食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制订监督检查计划,查找企业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
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推动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推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在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达标创建活动。
有效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突出对主导产业、区域集群、节能减排、家电下乡产品的监督抽查,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有计划地围绕主导产业产品进行连续跟踪风险监测,全面掌握主导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深入开展打假治劣斗争。继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加大上下之间、区域之间执法打假联动,形成合力,形成声势。要认真研究查处一批高科技质量违法案件,强化技术执法权威。加强12365举报投诉系统建设,使之成为质监部门的民生热线。
(三)服务转型升级和民生,进一步彰显促进发展能力
深化服务皖江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皖江城市带区域质监部门协作机制,交流借鉴服务示范区建设有效举措,共同研究解决服务示范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服务合力。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我们要加快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创新研制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先进技术标准,建立一批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充分运用生产许可手段,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淘汰钢筋、水泥等产业落后产能。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产业的目标,重点引导、支持实施汽车、家电、装备制造、食品等优势产业标准,引导纺织、服装、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标准更新,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适时组织开展中期评估,着力建设核心示范区和精品示范项目,主动对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探索文化建设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作用。
促进节能减排行动。加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质检中心、国家气体流量仪表质检中心建设,积极筹建节能标准研究中心,为节能减排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加强对节能产品的专项监督检查,开展特种设备能效测试评价和节能技术推广应用。
推进计量惠民工程。继续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在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电力、成品油销售行业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建设。完善民用“四表”首检工作,加强民生计量等量值传递工作,加快医学等重点领域计量标准建设,切实提高计量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四)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质监科技支撑
探索建设安徽检验检测科技产业园。整合社会检测资源,大力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建设特色鲜明、资源集聚、开放共享的检验检测集中园区,打造国内较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
推进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家电产品质检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国家钢铁及制品质检中心、国家石化产品质检中心等申报验收。围绕我省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完善省级质检中心的规划布局。对省级质检中心实行动态管理,探索建立省级质检中心退出机制。
优化检验检测项目规划布局。推动技术机构错位发展、做专做精。综合考虑技术机构能力现状、重点产业规划布局以及全省区域平衡发展,加强重点产业、现代农业、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社会安全等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两个重大专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等领域,优化检测资源配置,满足产品质量监管和产业发展需求。
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资质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实验室分类管理工作制度,探索名牌实验室创建工作,引导实验室争创卓越绩效奖。
加大质监科研工作力度。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支撑、公益行业等重要科研项目,认真做好“科技兴检”奖评审工作。各地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发挥质监科技资源优势,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争取将质监科研工作纳入地方科技规划。
(五)加强法治和质量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质监保障机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许可各项制度,完善法制监督机制。继续推进“阳光执法、开门审案”工作,实现“开门审案”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行政审批办公室职能到位。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设立政务公开平台,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充分运用督查这个重要手段,拓展范围,完善台帐,持续跟进,闭环运行,推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切实加强信息化工作。积极开展质监业务需求调研和信息化项目研究,强化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一管理,努力提高质监信息化应用水平。
有效提高财务保障水平。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投入。加强预算日常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项目和工作经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确保关键时期财务工作秩序不乱、监管不软。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六)加强队伍和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和谐奋进环境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全系统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兴检”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技术过硬、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活动,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管理。
加强质监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质监核心价值体系,塑造质监文化内核,打造质监文化品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提高质监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
2013年预算编制继续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各市县局预算,首先保障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支出、基本公用经费支出;其次,分轻重缓急,保障正常履行职责所需的项目经费,部门财政预算实行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由1本级、25个二级单位、295个三级单位组成。2013年部门可支配收入110565.1万元,其中:预算拨款安排109861.1万元。2013年预算拨款共安排基本支出52074.6万元,项目支出57786.5万元。
2013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 ||||
| 单位:万元 | |||
收 入 | 支 出 | |||
收 入 项 目 |
|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 预算数 | |
一、财政补助收入 | 109,861.1 | 一、一般公共服务 | 85,458.9 | |
经常支出预算拨款 | 31,704.8 | 二、外交 |
| |
重点项目预算拨款 | 3,000.0 | 三、国防 |
| |
政府非税收入 | 75,156.3 | 四、公共安全 |
| |
|
| 五、教育 |
| |
|
| 六、科学技术 | 13,438.0 | |
|
|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 |
| |
二、纳入专户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 | 184.0 |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 | 6,683.1 | |
|
| 九、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
| |
三、其他收入 | 520.0 | 十、医疗卫生 | 2,126.2 | |
事业收入 |
| 十一、节能环保 |
| |
经营收入 | 520.0 | 十二、城乡社区事务 |
| |
上级补助收入 |
| 十三、农林水事务 |
| |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 十四、交通运输 |
| |
其他 |
| 十五、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 |
|
| 十六、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 |
四、上年结余 |
| 十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 |
| |
|
| 十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
| |
|
| 十九、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
| |
|
| 二十、住房保障支出 | 2,858.9 | |
|
| 二十一、粮油物资管理事务 |
| |
|
| 二十二、储备事务支出 |
| |
|
| 二十三、预备费 |
| |
|
| 二十四、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
| |
|
| 二十五、其他支出 |
| |
|
| 二十六、转移性支出 |
| |
收 入 总 计 | 110,565.1 | 支 出 总 计 | 110,565.1 | |
2013年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科目 | 合计 | 基本支出 | 项目支出 | 备注 |
201 | 一、一般公共服务 | 85,208.9 | 36121.1 | 49087.8 |
|
20117 | 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 | 85,208.9 | 36121.1 | 49087.8 |
|
206 | 科学技术 | 13,064.0 | 4365.3 | 8698.7 |
|
20601 | 科学技术管理事务 | 379.3 | 299.3 | 80.0 |
|
20603 | 应用研究 | 12,684.7 | 4066.0 | 8618.7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6,683.1 | 6,683.1 |
|
|
20805 |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 | 6,683.1 | 6,683.1 |
|
|
2080501 | 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 | 3,847.0 | 3847.0 |
|
|
2080502 | 事业单位离退休 | 2,836.1 | 2836.1 |
|
|
210 | 医疗卫生 | 2,126.2 | 2,126.2 |
|
|
21005 | 医疗保障 | 2,126.2 | 2,126.2 |
|
|
2100501 | 行政单位医疗 | 999.9 | 999.9 |
|
|
2100502 | 事业单位医疗 | 1,126.3 | 1126.3 |
|
|
221 | 住房保障支出 | 2,778.9 | 2778.9 |
|
|
22102 | 住房改革支出 | 2,778.9 | 2778.9 |
|
|
2210201 | 住房公积金 | 2,574.5 | 2574.5 |
|
|
2210202 | 提租补贴 | 204.4 | 204.4 |
|
|
| 合 计 | 109,861.1 | 52,074.6 | 57,786.5 |
|
原文地址:http://www.ahqi.gov.cn/xxgk/shownews.html?unit=OAO34&tid=8290
上一篇:安徽省旅游局2013年部门预算